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感慨:崇中迷外,崇洋媚内

(2007-01-14 08:53:00)
       奇瑞A5 ISG是一款新型的混合动力轿车,这车是适应了当前能源使用的新需要,在整合了全球技术的基础上设计而成,正因为这种整合,从车名到车型再到车的技术元素,你很难简单地说这车是哪一国的,而更简单的感受就是这车也不能简单地说是中国车。
       现在你在欧美各地,很容易看到在很多的东西上都装饰着中国字。身为知名设计师的Maze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迷。他说,“将中国元素运用到我的作品中,将东方情调融入我的创作中是我做梦都想的事情”。所以不奇怪,当更多老外设计师把中国元素——汉字、汉符、唐装、长城、丝绸、龙凤的元素融汇在他们的服装、家俱、首饰中,我们会意识到中国元素在对世界文化包括国际设计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
       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得出结论说我们要什么都学老外的,然后我们就能搞定市场;但是我们也同样不能得出结论说我们国人的设计需要更推崇民族元素,更加高举中国传统风格,才能达到所谓“民族的才是国际的”境界。实际上,我们看到随着世界各地的交流更加充分,欧美设计中的阿拉伯、印度、越南、日本、非洲、拉美元素也同样在增长,这就告诉我们是背景差异的文化元素与技术元素组合本身,而不是单一民族文化构成了吸引力的核心,换句话说,如果你是欧美老外,你就要善于吸收包括中国元素在内的非西方元素与原有的西方场景构成反差,才能形成吸引眼球的张力;而如果你是老中,你就要善于吸收包括欧美元素在内的西方与其他地区文化元素,才能与原有的中国场景形成反差,产生吸引力。简单地说,崇中可以迷外,崇洋而可以媚内。
       与那些试图在中国传统文化内求解的主张者相反,我认为中国设计本身自觉或不自学地坠入中国背景之中,而其解恰在非中国元素之上。“上海滩”这样的品牌在西方得以成功,很重要的是它就是西方背景中的中国元素,而它本身在中国就并不十分招人。我想这也是很大一部分中国走出去的品牌在塑造其品牌形象及品牌吸引力的时候值得考虑的元素。相反,我们看了北京、上海的那些地产楼盘的名称,再看看从美特斯邦威、雅戈尔、QQ等等这类透着洋味的中国品名身上就可以体会到西方元素对中国消费者的动员价值。
       当然,任何事做过了就不行了。所以对中国元素的使用也不能到了喧宾夺主的程度,在大部分西方设计中,中国元素也只是作为若干元素之一参与产品设计的组合,同样在中国产品中如果把西方元素用到过了分寸——比如让老外用南腔北调的中文做卖药广告、在农民西服中用老外做形象使者、把地产楼盘以美国名校来命名,这些都是做过了的典型例子了。
 
今日感慨:崇中迷外,崇洋媚内
 
本日场景:中午杭州土菜,卜家野鱼馆,竹鱼、鱼钩、野江虾、笋干、神仙鸡汤。好吃爽歪歪。下午为几百名浙江企业家讲演社会关系的管理。杭州阴天。浙江企业家真够丰富多彩,也很可爱,在一起吃饭喝酒也很痛快。
 
本日小诗

无越

乐,
秘曲,
悉悉榷,
长歌如枕,
偷试启天钥。
相看只能仿佛,
曾有仙家兑我悦,
来去如风似阙,
万籁俱寂了,
静默如月,
云云谲,
轻叹,
诀。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绿茶虾仁
       鲜绿茶一两,一泡后切成均匀的碎片。鲜虾仁半斤,挑出肠线备用。橄榄油起锅,将茶叶先入油一分钟,随后倒入虾仁爆炒四分钟,加食盐酌量,蜜糖微量。再一分钟出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