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自己往高里忽悠的几种现象

(2006-07-08 07:47:04)
今日感慨:把自己往高里忽悠的几种现象
       1.几个人的小公司到香港或者开曼群岛或者海外的一个自由注册地注册为集团或者是“世界XX机构”、“中美国际XX行业发展组织”;
       2.给大学讲几天课就爱做“客座教授”,是个教授就非要告诉别人自己是“博导”,是个博士后就非要让别人觉得比博士牛;
       3.大小办了个公司,也就是个高级个体户或者一企业主,但特爱听别人称自己是“企业家”、“创业家”;
       4.小小一个商场,数得过来的几幢楼,或者竖着一个写字楼,非要称自己是“XX广场”、“XX城”、“XX总汇”;
       5.弄点策划、做点人前人后忽悠的事情,特爱自封为或被人称为“大师”、“名家”;
       6.本来还是一个大专甚至中专,本来也就在一两个学科上比较强的专业学校或学院,非要千方百计变成不伦不类的“大学”;本来就几个人或者自己弄的一个研究小组,非要整成啥“研究院”,说不定还自颁“院士”招牌;
       7.本来也就是个二、三级城市,还一大堆下岗工人,拆迁居民的住房还没解决,就爱对外声称将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8.本来也就是本地公司本土产品,非要整个奇里古怪的洋名,还要让大家非要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外来品种;
       9.做点生意,整天就是看着世界500强、中国100富,自己做点事情就非要吹成“创新”了、“先进”了、“国际化”了、怎么怎么了;
       10.做个小社区、住宅楼盘,非得给个吓人的名字:德国小镇、加州海滩、云顶天堂,甚至把人家外国名校哈佛、牛津、耶鲁的名儿全用上了。
有虚荣的消费者就有了忽悠的供应者,但的确忽悠的人自己也知道自己与忽悠的话根本不是一码事,所以长则四年五年,短则二年四年,忽悠的就很少见到有什么善果的。以此提醒大家,也用以自诫。
 
本日场景:今天定了测评今年跨国公司影响力的工作改善方案。下午参加《世界经理人》的品牌论坛,做关于公司品牌声望的演讲。这个周末是零点嘉年会噢。本周日休博一天。
 

把自己往高里忽悠的几种现象

 
本日小诗
 
默然
 
没人看见的叹气,
没人知道的思祈,
没人明白的痴想,
没人猜对的诗意。
在枯皲的地头,
问哪儿是雨的消息?
 
本周推荐袁氏小菜:清蒸海蟹
       选清花蟹或称梭子蟹7-8只,用白线绑好。放在有水蒸笼中蒸上,在冒水蒸汽后再续蒸18-20分钟。注意所放的水应离蟹差3-4厘米,即使在它沸腾的时候也不要触及螃蟹为最佳。在出锅前调好佐料,用香醋二两,中间放入切碎的姜末一两和蒜末少许。吃螃蟹时候要蘸着佐料吃最好。不过,海蟹味咸,不蘸佐料,也别有风味。但吃蟹要趁热,凉则偏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