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福音
(2010-10-06 20:31:06)
标签:
杂谈 |
所以,心理学应该感谢心理医生杀手。
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病人是我们的老师”。书本知识是有限的,医生是从病人身上学习临床知识的。每个病人都是一本活教材,尤其是疑难病例,需要医生用心去研究。这就是正性赋义。
另外,孙新兰还认为,越难搞的病人,其实越有灵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是最有灵性的,谁也搞不定,只好给他们下药。其次就是人格障碍了。绝大多数心理医生杀手都有人格障碍。心理学现在最关注的就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已经成为心理学的主攻对象。
心理医生杀手的特点是:敏感,纠缠,固执,好学(对心理学感兴趣,甚至精通心理学)。
最近遇到一个社交恐惧病人,他看出我的眼光凶狠,所以不敢看我。他还发现我对他不友好,所以不敢自我暴露。咨询陷入僵局。我知道自己还没有修炼到菩萨的境界,但是,我的表面功夫已经足以蒙蔽大多数病人,他怎么一眼就能识破呢?的确是高人啊。
许多强迫症病人都知道强迫行为是没有必要的,但就是控制不了。究其原因,强迫行为可以缓解焦虑和痛苦。他们的焦虑和痛苦,在别人看来可能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我常常打比喻说:“天气冷了,如果你立即添衣服,只会越来越怕冷;如果熬一下,暂时不添衣服,抗寒能力就会增强。”所以,焦虑和痛苦出现时,不要急着采取措施,应该熬一下,面对一下焦虑和痛苦。现在治疗强迫症的“暴露和反应预防技术”就是这个原理。可是,病人不愿意熬,不愿意面对,说明他们很娇气。
他们为什么那么娇气?原来他们的灵魂比一般人更高贵。“豌豆公主”隔着十几床褥子也能感受到褥子下面的豌豆,证明她是真正的公主。我自己出身卑微,所以无法理解这样的娇气和敏感,非要把他们也弄得和我一样迟钝。我相信,大多数适应良好的心理医生,其实都是相当迟钝的人。他们常常“小瞧”病人的问题。
孙新兰把纠缠概括为“爱的挑食者”。他们渴望爱,同时又非常挑剔。所以,你不理她,她会受不了;你理她了,她又觉得你的方式不够好。她用各种方法刺激你,希望你能通过“尝试和错误”,生成一种能够真正令她满意的方法。然而,由于你没有她那么敏感,生成不了有效的方法,结果不断地受挫,最后导致“习得性失助”。
她为什么那么挑剔?因为她是真正的公主。
这样人往往非常执着。他们不断地换心理医生,看遍全城所有的心理医生,然后再去上海、北京。目的只有一个,他们想找最好的心理医生。有的人干脆自己学心理学,当自己的心理医生。有的人因此成了真正的心理医生,有的人则成了其它方面的心理专家,或者培训专家,譬如“XX”执行师。有的人没有成为专家,但成了心理爱好者,或者自我灵魂的探索者。
不幸的是,心理医生帮不了他,心理学也帮不了他,因为传统的心理学是“问题”取向的,目的是“钝化”人的心灵。所以,虽然他可能很成功,很专业,但是,他仍然是病人。
所以,再学什么方法,再发明什么方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心理学需要转变观念,把“问题”心理学变成积极心理学,用正性赋义取代负性赋义和中性赋义。
心理障碍是自性的显现,是“生命力的绽放”。心理医生杀手不是想扼杀心理学,而是给心理学注入活力。他们就是活力,就是心理学的希望。这也是心理学的福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