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妈就教育我——“艺多不压身”。然而这个正确无比的说法,到最后事实上也就停留在语言阶段了。一晃儿把该上的学都上完了,才发现,自己这身上是什么艺也没压着。
舞蹈,书法,电子琴……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弄得我每次考学填表,到了“特长”那一栏,老想填:腰。
唉,往事不要再提,眼泪哗哗的!拿我妈数落我的话说,“懒,怪谁啊?”
唯有钢琴,是我一直想尝试,却压根没尝试过的项目。主要是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允许。看见会弹钢琴的女孩都由衷地嫉妒,那个恨啊!
今年五一,梦想终于实现了。兴冲冲杀奔钢琴城,一台珠江钢琴就搬回了家。
听见我主动学什么技能一直是我妈最高兴的事。家里人基本都持赞许的态度,除了我大爷。大爷拿着我的手审视了半天:“天生一双抬钢琴的手”。
今天是第三次课。
由衷地喜欢我的钢琴老师,我弹得那么狰狞,还一直在夸我。
没学过钢琴的人不知道学琴的人有多脆弱,每次感受着自己小脑和大脑搏斗,从来没打平手过!老公还一直挤兑我,说我弹琴的时候,不能在我身边倒水,脑袋溅到水会冒烟。
回想第一次见到钢琴老师,我就问老师:“我这辈子能不能弹下来《小星星》?”老师想了想:“有可能”现在看来老师回答的还是乐观了。
(我说的小星星可不是幼儿园学的那首,是莫扎特改编后的华丽版。详见我的音乐。)
前天的《新京报》,说一个捷克的车手,出了严重的车祸。苏醒后,一张口,居然不说捷克语了,变成了一口正宗的伦敦音。专家分析,这位车手头部受到的撞击,激发了大脑某种未察觉的潜能。这种神秘的潜能,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天赋。据说很多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大脑受损之后,被发现在艺术领域神奇地拥有了天赋。
看了这则报道,老公说看来我练琴的勤奋已经够了,就差当头一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