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健HIGHREAD
张健HIGHREAD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801,207
  • 关注人气:2,4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BA应让更多外援来竞争

(2016-11-30 04:02:35)
标签:

易建联

周琦

cba公司

中国男篮

姚明

分类: 拔丝客的啵儿
比赛打到一定程度,外援换与不换经常在伤一些俱乐部老板们的脑筋。这时,外援们的表现好坏,也往往成为球队战绩的晴雨表,似乎输球赢球的电门都在他们身上。

这里突然忆起前段时间成立的“CBA 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摩擦、扯皮和摸索,CBA公司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中篮联体育有限公司成立自然是好事,然而其仍然肩负这一项重要的任务——要为国家队的水平和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联赛作为职业赛事,国家队的成绩跟联赛的发展及商业开发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将联赛的发展跟国家队发展和提高捆绑在一起这件事值得商榷。国家队作为国家篮球最高水准的代表,在顶端的层次上作为水平的象征,和联赛有关联,却并不意味着国家队水平高联赛水平就高,或说有时联赛水准高但国家队成绩未必就一定好。从先后发展的逻辑上来讲,联赛是一个国家篮球专业水平的基础,宁可先保障联赛,在联赛完善的基础上,国家队有一个自然提升和发展,毕竟双方位置和角色决定了这种关系。

 如今奥运会、世锦赛都采用新赛制,中国男篮很难从小组赛里面杀出,一方面由于赛制的改变避免了赢两场球就进世界八强的情况,另一面实际上大家应看得清楚,那就是联赛发展二十几年来生产了大量“不怎么会打球”的球员,除体格方面有一定提高,但篮球理念和个人追求上并没什么提升。

在联赛为国家队做贡献的理念指导下, CBA商业化程度不充分,是在非市场体制下半商业半专业的赛事,看似保护了一些本土球员的成长,但实际上亏了市场,愧对了观众,最终制约了中国篮球的发展。

如果说中国男篮没有进步,反而呈现出落后的态势,那么你可以问一下:我们的联赛水平有真实的提升吗?

 显然没有。目前明明各队都在依靠外援打球,却还要给一些本土球员留出三个位置的空间,造就一些并不成熟的“本土大牌”,实际上根本达不到外援的水准。像易建联这样的球员能有几个?好多俱乐部比赛打不好,就怪外援水平不够,本土大牌们依靠国家队球员的身份继续牢牢占据主力的位子,球队的水平怎能提高?某个俱乐部一个赛季打得不错,关键在于引进了一两个高水准的外援,而本土球员往往依旧还是那个水平。

说实在的,我认为这个赛季周琦没能前往NBA锻炼试水非常遗憾。作为一个年轻球员,不能在自己需要迅速提升的时候接受刺激开拓眼界是一个非常大的损失。然而,在他目睹易建联再次闯荡NBA失败之后,必定在心理上产生动摇,明年有没有决心去成了疑问。这样的疑虑也必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的态度,甚至有可能会影响他在联赛的表现,即便明年他想去NBA练练,人家要不要也是个问题。

 对周琦这样的球员来说,时间是宝贵的,我一再强调,他们去美国应抱着“早去早回”的打算,这样才能提升自己并且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不及早走出去,将会成为他们和俱乐部的最大损失。现在,他们却在本土球队里面做着当之无愧的核心,浪费着机会,蹉跎着青春。

而这些年篮协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求,保护了很多自己的球员,让他们在俱乐部队中缺乏必要的竞争,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循环。

 联赛成为职业赛事的第一要求应为自己的广大消费者负责,就必得为球迷提供竞争激烈、观赏性高的比赛,因此选择球员的标准一定是那些能力强、职业道德高的队员,而非以“外援”还是“本土球员”来判断。只有对球员使用标准一致,才能促进良性的竞争。

真正的胸怀和远见,是提升联赛观赏性和竞争的激烈程度,提高商业价值,才能更好的为国家队提供优秀的队员,CBA应进一步强化内部竞争,设置一个“工资帽”,更大程度上放开对外援的使用,实行充分的竞争,解除对本土球员过度的呵护,让美洲的、澳洲的,欧洲的,亚洲的,甚至是非洲的外援有更多的机会进来,这样本土球员才能接受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才能在自己的联赛里面跟各种风格的球员摩擦碰撞而得到锻炼。

 有人担心如果过多使用外援会使得国家队无人,那么请放心:如果一个联赛连十几名国家队队员都提供不了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队也不要追求什么成绩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