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谈判像部拖沓的肥皂剧,编剧们在无休止地耗费笔墨,不管宅男们发出沉闷的嘶吼。
我们想象不出,作为球员工会头头的“渔夫”费舍尔怎样和以脑门锃亮、霸气十足乔丹为首的老板们进行谈判?你甚至可以怀疑老鱼的气场在谈判桌前遭遇乔丹时就被迎刃而解灰飞烟灭。因此,尽管美国的球员工会的确是个非常有用的组织,但赢得工会会员们的信任也没那么简单。新一次的“停摆”悬念至少到现在仍在继续。
就像健康的人也会生病,再温顺的骡子也有时会想多睡会觉不急着拉车,甭管最终球员们退缩还是老板们让步,NBA劳资谈判却是证明这个联盟还有人性、还他妈的讲理、还有正常的智商,还能恢复健康。并非涉及员工利益时齐刷刷的由老板说了算,或由几个貌似的“代表”来暗箱操作。我们说NBA停摆不是篮球末日,而是一个健康的开始,是反刍和复苏。球员,老板,还有经纪人,没有谁对谁错,大家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也是共同的利益。
坐下来谈判!要有对话的权利。
NBA劳资矛盾的严重程度从姚明的退役和易建联的回归就该看得出。姚明在下半年选择退役,而易建联“毅然”回国效力,他们不可能等待上一个赛季或更长时间的停赛。
“停摆”要停,比赛还要打。这个冬天,CBA可能会面临有史以来最大机遇。NBA球员不能无球可打,他们或自行组织比赛,或到其他小联盟去保持状态。因此,和以往相比,今年到中国来赚零钱的NBA面孔多了那么几个。像科比这样的球员,号召力可以超过一支球队,而一个现役NBA球员在中国足够救活一个俱乐部的球市。譬如上个赛季,北京引进早已“废”了的“弗老大”,也一度引发京城球迷极高的热情。
不要指望科比这样的超级腕儿到中国煤老板或建材老板的球队里消耗旺盛的精力,美国人民也绝不会因为打开电视看不到CBA的转播去占领奥巴马的官邸,几个NBA球员的到来不会给已蹉跎了近20年的CBA实质性的提升。但是,来个JR.史密斯和肯扬.马丁,够你去现场过个还算有新鲜感的周末。
当然,不会忘了王治郅和巴特尔。在去年的统计榜上,王治郅依旧在“效率”、“得分”和“篮板”几项重要数据的头牌。易建联归来,他在CBA中是统治型的,但他也会受到来自NBA球员的强力挑战。
依旧看好宏远,不是因为有易建联,而是因为这支队职业,他们这些年做了许多该做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