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燃烧事件已过去了5天,目前,失火原因并没有明确。
此间流传的“纵火”“静电引燃”及“自燃”三种说法都无有力的证据。今日有消息说,“成都公交起火事件人为纵火说被指不符事实”,至于是不是事实,需要公安部门进一步调查后做出可公开的结论。
公交车为何不配备足够的安全錐,以及车门为何没有打开,乘客又是怎样将汽油带上车,等等一些问题,都是常态。悲剧发生,公交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自己服务和管理的质量是当务之急。
回头去看,死亡27人,受伤72人,这两个数字加起来就是99人,是否还有没受伤的乘客?
不难推断,事发的公交车上,乘坐的人员在百人以上。别说没有人纵火,别说车门可以打开,在这样人数众多的车厢内短时间撤离是非常困难的。公共交通系统“多拉慢跑”是通病,并伴随着安全隐患,服务质量和管理质量难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公共安全问题,始终是一柄利剑,令人丝毫不能麻痹大意,尤其是公交管理部门。如何合理安排乘坐高峰时的车辆分布?如何解决乘客的秩序?如何解决车辆超负荷行驶?如何解决车辆的线路分布?等等诸如此类,都需认真、科学研究分析和具体实施。
“沙丁鱼罐头公交”和“闷罐公交”的解决,是个长期、重要的问题,上百人地拥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前心贴后背,肚脐贴脊梁,冬季难以防反扒手,夏天难以控制咸猪手,司机又无权控制乘客的数量。这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安全,也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城市面貌。
6月5日的公交燃烧事件不仅仅是牺牲了27条生命,而是提了一个醒,市民的生存质量在乘坐公共交通时也要得以保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