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物赏析 |
【1】据考古发现,早在夏代,我国就出现了近似瓷器的青釉陶器;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后期,终于烧制成功了釉质光润、透光性较好、吸水率较低、发声清脆,烧成温度在1300℃左右的瓷器。不同于石器、玉器、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等物质文化,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原始社会之彩陶、黑陶,商周时期之白陶、釉陶,乃至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以及琉璃、珐花、紫砂器等,美不胜收、蜚声寰宇。国家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展示的中国古代瓷器美轮美奂,多为宋、元、明、清朝的青瓷、颜色釉瓷、青花瓷和彩绘瓷。上图为白釉红彩鱼纹盘(明.正德)。
【2】青花红彩鱼藻纹盖罐(明.嘉靖)。
【3】龙泉窑粉青釉凸花葫芦瓶(南宋)。
【3】粉彩人物故事图瓶(清.雍正)。
【4】
【5】
【6】
【7】
【8】
【9】青花圆盘(明.永乐)。
【10】景德镇窑青白釉凸花莲纹盘(北宋)
【11】
【12】
【13】
【14】青花红彩龙纹盘(明.万历)。
【15】青花绿彩龙纹盘(明.弘治)。
【16】红彩金鱼纹花盆(清.咸丰)。
【17】青花执壶(明.永乐)。
【18】青花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清.雍正)。
【19】
【20】
【21】
【22】
【23】
【24】粉彩桃纹瓶(清.乾隆)。
【25】绿地粉彩瓶(清.乾隆)。
【26】粉彩百花葫芦瓶(清.乾隆)。
【27】粉彩仕女云耳瓶(清.道光)。
【28】粉彩凤穿花纹双联瓶(清.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