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说的都对》:解码当代社会的“男性焦虑”

(2017-12-29 09:05:46)

《你说的都对》:解码当代社会男性焦虑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51ed8fd5fb5b02895088889364e58654x1786x1000x274.jpeg;,3,jpegx;3,700x.jpg

 

最近,优酷联手欢喜鱼文化共同打造了一档网络综艺节目,名为《你说的都对》,请来不少活跃于知乎等知识社区的高级知识分子,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探讨。这样的综艺节目近年来在网络上势如破竹,从以前“单人讲述”的《晓说》《一千零一夜》《罗辑思维》,到“多人探讨”模式的《奇葩说》《你说的都对》等,网络综艺越来越注重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利用和把握,知识成为一种品牌力量,是“消费社会”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5d2073221a63d02b599aa30418887514x799x533x36.jpeg;,3,jpegx;3,700x.jpg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0fcbab1dbd70d22537ca0e385fda1917x799x533x41.jpeg;,3,jpegx;3,700x.jpg

 

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到,现代社会是一种以“物”为核心的消费社会,资本社会中的人们不断陷入到以消费为出发点和终点的生产循环之中,通过消费来获得自身的价值和地位。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导致人们迷失在海量的信息之中,传统的“慢条斯理”式学习模式似乎已经有些水土不服,人们需要通过各种知识社区“快、准、狠”的知识灌输模式,以高效的方式“消费公知”,才能达到自身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目的。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2c93ff42a9bbc4fd1b47c96992a1714ax799x533x30.jpeg;,3,jpegx;3,700x.jpg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35df454b8e4b8177332f7f339b0cb98bx799x533x44.jpeg;,3,jpegx;3,700x.jpg

 

《你说的都对》则是这种狂欢式“知识消费”的典型体现,它集结了高学历、高收入的“公知”,他们不再是老态龙钟、老生常谈,而是活力四射、青春洋溢。有知乎粉丝60万的大咖、有经济学、心理学博士、有NASA研究员,不再局限于社会学、文学、心理学,而结合法律、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知识,更大维度地去探讨简单的社会话题,看似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实则在深入浅出地从多维度看待这些问题。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3cf8814d58439c9d0e1722b24d212f21x799x533x34.jpeg;,3,jpegx;3,700x.jpg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a45899c8846d2e6366c376831ba38a61x799x533x28.jpeg;,3,jpegx;3,700x.jpg

 

《你说的都对》首期的话题是“丑男赚钱更多吗?”,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题目,实则其中囊括了很多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丑男”、“赚钱”、“多”等词语带着鲜明的符号性:“丑男”是个极具攻击性的词语,在“颜值即是正义”的视觉化社会当中,美丑也成为考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赚钱”一词,更是将话题的“人间烟火味”提升,一个综艺节目面对的大众多是在现实社会中摸爬滚打的中青年人群,金钱和地位对他们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多”更是现代社会的本质体现,不求质量,而求数量,是竞争社会的体现,也是这个社会得以进步的本质动力。

 

http://image.uc.cn/o/wemedia/s/upload/2017/86e3023fa25e7e9be3e581b0ba20f5ffx799x533x35.jpeg;,3,jpegx;3,700x.jpg

 “丑男赚钱更多吗?”将主语定为“丑男”而不是“丑人”,可以看出节目组在话题制定时就有了“男性是赚钱的主要群体”的思维,而“美丑”成为确定男性赚钱“本质属性”的变量。虽然有些站在男权角度思考问题的成分,但也正因为这种“男权角度”折射出社会中的男性焦虑。随着视觉文化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仰赖于眼睛的审视来判断彼此,从前居于教养、学识、品味、道德之后的颜值,也不再局限于仅仅用来考量女性,而扩大到了男性身上。与此同时,银幕中出现的小鲜肉越来越多,鹿晗、杨洋、吴亦凡等明星号召力愈发强大,也加重了男性在“颜值”上的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