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彼岸》:无从抵达的彼岸
 (2015-08-01 01:38:05)
	
			
					(2015-08-01 01:38:05)		《太平轮·彼岸》是一场梦,一群鲜活的面孔,被老导演吴宇森带给观众民国的气息,然而直接摧毁给观众看,这是一场事先张扬、预告片一般的生死场。在本片之前,太平轮的故事相信并不为如今的中国人所熟悉,正如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之前,绝大多数中国人也没有那艘大船的意象和所指。我们无从比较它们带给(不同群体)人类的忧伤哪个更重,也不好再去复盘船长指挥上的错误、船员的失误,以及大时代带来的傲慢或凄惨,事情就那么发生了。乱世中人不如太平狗,好像蝼蚁一般爬上狂流中的一面舢板,在波涛荡漾中随风远去,即使对风说爱你,言犹在耳舢板却已倾翻,沉浮着,生死线上问生死。
  泰坦尼克号是以不沉的陆地为营销点出发的当时最大客轮,而太平轮起航之初便是不稳定的离弦之箭。无论是贵族大亨还是草根平民,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多数是从容不迫的心态,驶向明确的彼岸,然而却在中途陆沉。对于20世纪初的欧美精英来讲,泰坦尼克号几乎可以说是不沉的、移动的、象征工业文明顶峰的亚特兰蒂斯,然而科技人定胜天的梦想最终在灾难面前,不过是一场噩梦。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太平轮,注定不会是完美旅程,炮火连天、天地玄黄、黄淮“沦陷”,陷入恐惧和绝望中的军民,在“国府”尚未大规模撤退之前的小年夜,依然是惊弓之鸟,于最冷的暗夜、你争我夺、誓死保护自己的登船资格,他们以为这一去便可逃出生天,至少远方有个孤岛:台湾,在等待他们崭新的未来。重生没有发生在他们绝大多数人身上,滔滔的东海水、熄灭信号灯的夜航、完全无秩序的末路相撞,太平轮终究不是泰坦尼克,虽然有一样的爱情、希望和信念,然而泰坦尼克可以说是个完整的小社会,太平轮却不过是乱世炼狱一般的同船,彼此间基本上只是散落的棋子,串不起来,点头之交的灵魂,等待的只有偶然的命运裁决。 
前一篇:《巴黎假期》:完全婚恋手册
										后一篇:《破风》:没有运动,哪有心动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