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二公民》:有话如何好好说?

(2015-05-19 22:51:32)

《十二公民》:有话如何好好说?


《十二公民》的编剧兼导演徐昂说他并不想拍法律戏,就是“想拍12个中国人坐一块儿为什么不能好好说话。”显而易见,中国没有现实意义上的陪审团体制,本片只能将之发生在政法大学的课堂模拟考试,十二个普通人必须进入规定情境,讨论一个社会新闻事件引发的“嫌疑人的罪与罚”问题,考验他们的首先是根据证据来说话,其次就是中国人应该怎样说话。


《十二公民》改编自经典话剧《十二怒汉》,也确实致敬了1957年米高梅出品的黑白电影《十二怒汉》,该片是西德尼·吕美特处女作,亨利·方达、李·科布、马丁·鲍尔萨姆等人主演。《十二公民》很经典,经典到数不清有多少个话剧版本和电影版本,尤其是日本和俄国,以2007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主导的最为著名。每一个版本都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以米哈尔科夫的《十二怒汉》为例,加入了车臣战争、俄罗斯民族问题、家庭问题等,打破原有的封闭、单一空间,也突破原有的剧作结构,独具导演作者风格特点,成为新的范本。


《十二公民》:有话如何好好说?


瑞吉诺·罗斯是电影《十二怒汉》的编剧,于2002年去世,他的儿子在2012年接受一个关于他父亲的采访时说:“我希望今天的人依然能从这个故事当中学会如何包容和宽恕,学会与人类的偏见本性抗争,而不是与之沉沦。”这或许是各个版本得以在不同国家广受欢迎的原因——人类的偏见本性。在《十二公民》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展示这种偏见,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无法沟通也因为彼此心存的偏见,而到最后的和解是因为“坐下来好好说话”了,不再固执己见。即使中国GDP已经是绝对意义上的全球老二,亚洲投资银行也将冲击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普通中国公民依然不会开会。秦汉以来,中国人便适应了要么服从权威密室政治、上面说什么就是上面,或者乱作一团、打成一片,难以在平等的前提下进行有效沟通,最终勉强鼓捣出一个妥协方案,《十二公民》给了观众观摩他人说话的机会。


《十二公民》也进行了很好的本土化改编,聚焦“富二代弑父案”,将转型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城乡隔阂、贫富差距、行业民生、法制意识、公民素养等问题一一展现。熟悉徐昂导演的人,一定知道他是北京人艺的话剧导演;更熟悉他的人一定知道他创造的话剧票房奇迹——《喜剧的忧伤》;再熟悉一些的观众,一定知道陈道明、何冰搭档的《喜剧的忧伤》改编自日本导演三谷幸喜的电影《笑之大学》。这一次,何冰与韩童生担纲主演,与其他十位中国话剧演员共同演绎一场惊心动魄、直刺人心的现实主义力作。


《十二公民》:有话如何好好说?


“富二代”的词性已经由中性变成了贬义,甚至是恶意,在网络中极尽奢靡、无良之能,对应着全社会浮躁的、仇富的心态,然而人人都想成为富人的现实让这个话题变得极为吊诡。《十二公民》中的出租车司机(韩童生饰)、小卖部老板、保险经理人都对房地产商(赵春羊饰)投以钦羡的目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论断轻易下,“资本家”的帽子随意盖,“干爹”的话题永远绕开真爱。“河南人”在舆论中着实受了委屈,《一九四二》似乎解释了什么,《失恋33天》也没有逃过,《十二公民》意在打破这种偏见,老北京与新河南的争锋相对,“二道贩子”“农民”的轻蔑言辞侮辱,政法大学保安的励志故事,直到影片最后老北京被孤立、保安扶起小老板的车,完成了和解。


《十二公民》:有话如何好好说?


《十二公民》不仅志在打破本性的偏见,也在探索拆穿话剧、电影的认知偏见,而演员们也通过不着痕迹的精湛表演证实了偏见的虚无和不堪一击。作为导演电影处女作,已经成为年度最佳华语电影候选,《十二公民》有话和观众好好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