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轨时代》:张静初版女汉子的独立宣言
(2014-03-07 12:56:58)分类: 看电影-说说 |
这几年,“小妞电影”席卷银幕,此类电影基本可以用“甜心巧克力”来形容和概括:塑造了一系列“甜心”女性形象,讲述了一个个先苦后甜的“巧克力”爱情故事。电影多以女性角色为核心,一般以女主角先失落倒霉开始,然后不断锤炼打磨完美,最终赢得甜美爱情。轻松浪漫,摩登时尚,逗趣耍宝,加油励志,虏获了万千少女的心。然而,如前所述该类影片刻画的大多是“甜心”女性,她们青春靓丽、楚楚可人,但基本还是“被男性观众观赏、窥视”的形象。
谁来扭转“小妞”的尴尬场面呢?答案是——“阿姨”,《脱轨时代》(陆川监制、五百导演)中张静初一出场就被吴克羣冠以“阿姨”的称号,这一称呼虽有调侃搞笑的成分在,也在表明影片本身的姿态。所有男人都渴望的女神的标配是天使般的面孔、魔鬼般的身材,而我们所见的大多文艺作品中女性角色也逃离不了这两个词,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女性必须依附男人生存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如果还在一味描写“花痴少女”“萌妹子”,让“女汉子”们情何以堪呢?
许可不许自己再次被男人定义,她挥一挥手,不留恋一片云彩。女性主义批评的经典文本《阁楼上的疯女人》(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著)一书中,通过分析十九世纪的部分文学作品,将其中的的女性形象归为两类:屋中的天使和阁楼上的疯女人。屋中的天使形象描述了在家庭中屈从于男性权威的女性,她们温和、顺从,迎奉于男主人的需求;而那些反抗男性意志,拒绝被角色定义的女性,则被刻画成自弃的堕落者,冠之以“疯女人”、或者“魔鬼”的称号。两种形象看似迥异,却都反映出女性在男权社会里的窘境:她们总是相对于男性而被定义。《脱轨时代》指涉的这个时代或不再有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女人,然而人们心中的阁楼或牢笼并没有完全消失,或许看不见,或许无处不在。
影片中的女人,尤其许可走出婚后的屋子,漫步洒满阳光的海滩,闭目凝神,思绪万千。“相夫教子”并没有错,很多女人说丈夫和儿子就是我的全部,却很少有人问,那你在哪呢?《脱轨时代》中,张静初说自己过了把台词瘾,她自由了,但她不是话唠,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太大了,累得不想说话,想说的时候又觉得忍忍就过去了。很多夫妻之间,说话最多的时候是吵架,吵完了便一言不发。这一台戏,大可算是女汉子的独立宣言吧。当然,独立并不孤立,她是橡树旁的木棉,作为树的形象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