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看了周嘉宁《苏州河往事》,优秀男孩林越远的爱是十二岁的年纪因赌爱而跳进了粘稠浓绿漂浮着烂菜叶、脏布头、垃圾袋,沉淀着破铜烂、腐烂动物尸体、失足落水人尸骨的苏州河,再没有浮上水面。而坏男孩阿童木,他的爱是从一开始在好人与坏人之间挣扎,不想失去三三,却从未得到她的心,连十八岁的一个拥抱都奢侈的像一场华丽的美梦,一夜吹起的淡粉、淡紫气球经不起时间、风雨和日光的催打,最终蔫蔫的贴于墙壁之上。三三又怎样?所有的悲哀的少年时代都会在因为和林越远编在一组的生物课而急速后退最后隐匿不见,宁肯摔断了脚踝也要紧跟上林越远的脚步,宁肯死在那个宁静而流淌爱意的暮色时分。
她说: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感觉呢,无非就是对他感到万分的信任,就是感到只要有他的承诺世界上便没有任何的难事,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想把自己碾碎了摊开给他看,想把自己的每个零件都拆下来让他了解,告诉他一切细枝末节的小秘密。
在一种混沌未知的年岁里,朦胧着忧伤孤寂和叛逆,也有着一分分一毫毫一丝丝爱的情怀,被孤立的女孩沿着河岸始终奔跑,跑落了鞋子,磕破了脚趾,却跑不出悲伤,所幸的是她跑到了成年,可以回头看一看往事,可以写曾经。
一路走来,过了羞涩的暗藏心事的年纪,过了爱就说出来死也不怕的年纪,世俗冷漠,生活艰辛,磨练出脆弱又冷酷的心,到如今可以拿出爱已经不多了,竭尽了心,用尽了力,就这么爱着一个人,爱的困顿又慌张,爱的卑贱又悲伤,爱的没有未来,爱的不知所措,那人不是不爱,只是爱的苍白无力,爱的顾虑重重,这个世界上能为了你奋不顾身跳下苏州河的人也许只停留在十二岁。
十二岁我在做什么?
今夜我流出的眼泪又为了什么?为了谁?
必定是从某个时刻起,人变的脆弱,心变的纤细,欢颜少,愁苦多。心里藏着种种,却又藏不住种种,不小心秘密从眼睛泄露,流淌出咸涩的液体,无处告别。
有了这么多苦楚,究竟可不可以换来一些欣慰?
那句话说出来,心不曾安宁过——怎么把这个事告诉她这是一个问题。
忽然之间无限倦怠,无限迷茫,无穷无尽的感伤,无可奈何的悲凉。
会到那么一天,热情、激情、爱情都耗尽了,想要逃开,远远的逃开,不愿再看一眼,爱到骨髓深处的人变的面目模糊、形态索然,被狠狠的遗弃、丢弃、舍弃!
而他又能怎样?痛不能彻骨,笑不能彻底,哭不能出声,累不能喊停,不为己生,不为人生,纵使满心情怀,生生的仰望“孝”字,却步。
哭,也为其。又奈何?又奈何?
时常想,为人父母又何必在感情这件事情上为难自己生养的亲生骨肉?逼迫的他们进退两难夜夜噩梦?
这世上情字太艰辛,多完美的爱情,多努力的苦心经营都有分崩离析之时,又何必生生去拆散,去阻止,不惜拼上性命?
不管谁多情的心,有一天都会老去,怀恋激情岁月里那唯有两心知的真情,苦痛也好,幸福也罢,都是那么不可多得,无法寻回的!
爱又怎样?也只有相爱的两个人知道这爱的分量,知道爱了要怎样!不是肉体缠绵,无需等价交换,亦无需誓言戴天,只要能牵着手慢慢走在马路上;指点路人,只要能肩并肩躺在一个枕上,窃窃私语;只要能相爱却又无所顾忌,足够了。
那些爱的花儿,终究有一天会逐个凋零,任谁都挡不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