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2011-06-23 23:15:17)
标签:

2011

6月

四川

成都

广汉

三星堆博物馆

综合馆

旅游

分类: ★~行.云千片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是四川五大旅游景区之一,是外国人到中国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四川是一个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省份,在浩如烟海的各大风景名胜中,上榜的只有九寨沟和它,可见它的分量,蕊没来,真是可惜了)。三星堆博物馆由两个展馆组成。一号展馆是综合馆,占地4200平方米,展出陶,石,玉,铜,金等器物,二号展馆是青铜馆,占地7000平方米,展出青铜面具等青铜器件,两个展馆全部看完大概需要2-3个小时。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关于三星堆: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古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在发掘出土的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的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网上资料)

   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曾录制过一套6集的纪录片《三星堆.消失与复活》,对于解读三星堆的历史应该有所帮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看。下面按我参观的顺序展示图片。

 

一号馆:

第一展区(雄踞西南)

三星堆遗址文化是蜀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上起新时期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是古蜀先民创建的一处古蜀国中心都邑。主要以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三星堆的历史和发展。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第二展区(物华天府-农业和贸易)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第三展区(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

陶器的创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有密切关系。因其取材容易、可塑性强、制作简便、经久耐用,所以陶器产生后随即扩展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星堆古蜀国制陶业发达,遗址出土的陶器数量巨大,品种繁多。大体上包括生活用品和人物、动植物造型。陶制生活用品用途广泛,既有体量较大的贮器如瓮、缸、罐,炊器如三足器等,也有小巧别致的食器如盘、盏、饮器如杯等。古蜀人在制作这些生活用品时,不仅注重其使用功能,同时也追求其造型的美观。三星堆数量巨大的鸟头把勺、庞大的酒器群以及颇富特色的高柄豆、觚形器、三足炊器等,都属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陶艺佳品。

人物与动植物造型风格朴拙,生动逼真。如捏塑的虎、狗、猪等动物造型稚拙乖巧,恍若可爱的玩具,而一些实用物品如器盖上的莲蓬、鸡冠花等植物造型则栩栩如生,颇具自然仿真效果。说明三星堆古蜀先民对猎获物和饲养家畜有十分细致的观察,反映出古蜀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网上资料)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第四展区(以玉通神)

三星堆玉石器。这里陈列了大量的玉璋、玉戈、玉壁、玉环等。另外,三星堆的玉石器饰品如串珠、琥珀坠饰等,用料考究,雕琢精细,小巧别致,极富生活气息。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三星堆文明及其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 

玉石器多是古人用来交感神灵、沟通天地的礼器及祭品,是所谓“以玉通神”的精神产物,在古人心目之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自上古时代,先民们即开创了崇玉、尚玉这一源远流长、蔚为壮观的“中国玉文化”的先河。

三星堆遗址及两坑出土众多的玉石器足以证明,在商代,蜀人已有了较为完备的宗教礼仪制度,反映出古蜀国已具有相当强盛的综合国力,而与之相适应的宗教礼仪制度已臻于完善。遗址出土的玉石器中礼器的数量最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蜀国的政治宗教文化。其中如璧、璋等都是古代祭仪中最为重要的礼器,璧以礼天,璋以祭山,——“天山之祭”,是古蜀人通灵、通神、通天的主要方式。(网上资料)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璋” 是古代所谓“礼南方”的之物,除作六器之一外,主要用途是祭山。《周礼·考工记》有载:“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天子以巡守。”说明玉璋还是天子巡狩的时候祭祀山川的器物。大山川用大璋,中山川用中璋,小山川用边璋。所祭的如果是山,礼毕就将玉璋埋在地下,如果是川,礼毕就将璋投到河里。三星堆出土玉石器中,玉璋数量最大,尤以“鱼形璋”最为特色,璧,瑗,环等圆形器类亦较多,诸器之中,璧制象天,正即“苍璧以礼天”。琮象片地母,旨在“以黄琮礼地”。

六器
    按《周礼·大宗伯》的说法:"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即:
    "以苍璧礼天":用青色玉璧来祭天--天神;
    "以黄琮礼地":用黄色玉琮来祭地--地祗;
    "以青圭礼东方":用青色玉圭来祭东方之神--青龙;
    "以赤璋礼南方":用红色玉璋来祭南方之神--朱雀;
    "以白琥礼西方":用白色玉琥来祭西方之神--白琥;
    "以玄璜礼北方":用黑色玉璜来祭北方之神--玄武;
    即六器为:璧、琮、圭、璋、琥、璜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第五展区(烈火熔金)

“烈火熔金——三星堆冶炼”。主要向人们展示青铜器和金器。
中国青铜冶铸始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夏代,三星堆古蜀国冶金术在商代中后期已达到高度成熟的境地。青铜器多属神庙礼器,是青铜时代高级阶段的显著标志,它的风格汲取商文化元素而又表现出强烈的地方民族个性。总体而言,三星堆青铜器彰显出“壮美”的整体风貌,给人以猛悍威严、神秘无限的感觉,堪称中国青铜时代的典范。

早期的金器较多地出现于商代。以秦岭和淮河为界,商代中国南、北两大地域的金器各成系统,北方金器大多为装饰品,数量与种类不多,且形体较小。南方金器则以三星堆金器为突出代表,制金工艺在中国同期文明中最为杰出。

三星堆出土的金器制作精致,功用特殊,应是作为权力的象征,运用于隆重的祭祀活动。其中,金杖、金面罩等金器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金杖制作于商代中期,中心部其实是木质的,外面由纯金的金皮包裹而成。它极有可能是蜀王鱼凫的权杖,是王权和神权的象征。(网上资料)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铜挂饰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鹰形铜铃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这些是最早的风铃吗?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这个面具只是一层薄薄的金铂吗?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这个拍照的MM就是我啦。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这个金杖,也是国宝级的文物,可惜没有拍到细节。上面有花纹。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铜虎形器
 

第六展区(通天神树)

第六展厅是一号展览馆的最后一个单元,其主题是:通天神树——古蜀人智慧与精神的象征。这里展出的通天神树,特别震撼人心,将整个展览推向高潮。
    中国古典神话传说中有许多神树,最有代表性的是东方“扶桑”、中央“建木”和西方“若木”等。这些神树与外国古典神话中的“宇宙树”应属同一性质,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共同的思维方式与观念意识。
    三星堆神树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等神树的一种复合型产物,其主要功能之一即为“通天”。神树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神灵借此降世,巫师借此登天,展览分为青铜神树和中西古代树崇拜两组。

二号祭祀坑共出土了8株青铜树,均被砸烂并经火燎,大多残缺不全。其中以修复后的一号青铜神树体量最大、造型最复杂且最具代表性。目前可大致了解构型特征有铜树座、铜树枝、铜花果、铜鸟等局部构件。这些青铜树是古蜀人神话宇宙观的物质载体,常常被设置在宗庙并用于祭祀。(网上资料)

资料转载于壹旅游网http://www.ytrip.com/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一号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桠,枝桠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在树干的另一侧有四个横向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龙头上昂,前足支撑在底座上。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以下是青铜树的残件。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成都D2:三星堆博物馆之综合馆

    站在这些高大神秘莫测的古铜树前,心情相当地震憾,人在第六展馆久久舍不得离去,可惜那没有那么多时间,把神树从头到脚事无巨细地拍一遍。对于古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惊叹。

参观完第六展馆,综合馆的内容就此结束。提醒大家,两个展馆是要分别验票的,并且好像是仅限一次进出,尽量把想看的东西一次看完,避免留下遗憾。

因为此贴图片比较多,为了方便浏览,二号青铜馆将另开一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