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回来好些天了,照例写点什么吧。
杭州
我们是早上六点多到达杭州的东站,出站来,因为下雨,看到一些的民工带着大包的行李,在车站外不大的屋檐下避雨。这时,车站里带着大檐帽(应该叫公安呢还是什么警官)两个男的就过来赶他们走:“跟你们说了,走,快走,没听到啊?谁让你们坐这,堵住了出口,别人怎么出去啊?”我们因为找公车拿地图停留了一会,也被他们赶。我就不明白了,让老百姓站一下又怎么着了?这地是你们家的吗?人家那不是没地方去才在这里躲雨的吗?你凭什么赶人家啊?早上六点多,有那么人从你这儿出吗?就算有人出,那你把出口留出来不就行了吗?那旁边不是还能站人吗?这年头,带着国徽都不是自称人民的公仆吗?有公仆这样对待老百姓的吗?初到杭州,实在不是什么好的开始。
雨中从西湖新天地沿湖漫步,走到雷峰塔,因为是新建的塔楼,我本不想进去,但同事已买好了票,就进去看看吧!一看,我更失望了,景区在台阶中间安了一部电梯,游人可以乘着电梯到达雷峰塔下,站在电梯上,其他人就能帮你拍到一张以雷峰塔为背景的留影,只是这塔,已不是那残阳伤逝的塔,来这里的人,又有几个会在心里为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而叹息呢?
昨天无意中看到电视里在讲杭州,我注意到他们在拍雷锋塔的时候,镜头都小心地避过了这些电梯,如果不是觉得不合适的话,为何要避开呢?如果是觉得不合适的话,为何当初又要建它呢?
独享西湖盛景的杭州,因旅游业的过度开发使她四处充满了人工雕琢的痕印,匠气十足,缺少的是舒服、自然的人文气韵。
乌镇
去乌镇以前,我已经去过朱家角和周庄,对于水乡的风情,并不陌生了。
只是这趟乌镇去得艰辛,因为报了酒店与施行社合作的散客团,四处等人,在城市里转悠了大半圈,然后就是停车休息购物的把戏,到了景区,每条街巷都是人满为患。一个因拍电视剧《水木年华》出名的染坊更是人潮汹涌,人们只是不知,影视作品里的唯美画面哪里经得起这么多人的闹腾?整个乌镇最大的骗局是在修贞观。进去以后,无非就是烧香许愿。平常的功得多少本就是随喜而定,可是这里不一样,是要烧高香的,一柱是130,三柱是390,再加上香油钱,是要去一大笔钱的,如果钱带的不够,这里还提供“刷卡”服务!因为前一天就有同事上了当,我们去的时候刻意观察了一下,从一进道观开始,导游就给每个游客发了一张卡片,而每张卡片上都有不同字来代表不同的旅行社,而这张卡片就是导游、道观、旅行社之间结算的凭证。我不清楚,这些虔诚的信徒究竟知不知道自已布施的“香火钱”有多少是用来供奉神灵,又有多少进入了黑旅游社的腰包。
接近下午2点时候,我匆匆走过景区最有代表性的左右逢源桥,因为时间有限,我没有走个来回,我也看到了经常在电视中出视的高杆船,可我对这个号称中国最后一个“枕水人家”的小镇已无丝毫的眷恋,相较而言,我更喜欢的朱家角的热闹与繁华,我更喜欢培田古镇的宁静与纯朴,一个地方,可以很商业,也可以很传统,都能吸引人去看去想。只是,在国内,这样纯粹的地方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