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 海淀二模语文试题 语文培优
(2016-05-11 11:52:29)
标签:
北京语文名师北京昭熠学校二模语文教育研究院 |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①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②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③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面横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地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④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这弄渡船的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包袱上去,一面说:“不吸这个吗?这好的,这妙的,味道蛮好,送人也很合适!"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解渴。
⑤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
⑥女孩子的母亲,是老船夫的独生女,生下她后不久就去世了。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转眼间便十三岁了。为了住处两山多篁竹,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⑦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⑧老船夫不论晴雨,必守在船头。有人过渡时,便略弯着腰,两手缘引了竹缆,把船横渡过小溪。有时疲倦了,躺在临溪大石上睡着了,人在隔岸招手喊过渡,翠翠不让祖父起身,就跳下船去,很敏捷地替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皆溜刷在行,从不误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和祖父一同动手,船将近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⑨风日清和的天气,无人过渡,镇日长闲,祖父同翠翠便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或把一段木头从高处向水中抛去,嗾使身边黄狗自岩石高处跃下,把木头衔回来。或翠翠与黄狗皆张着耳朵,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祖父同翠翠两人,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过渡人来了,老船夫放下了竹管,独自跟到船边去,横溪渡人,在岩上的一个,见船开动时,于是锐声喊着:
⑩“爷爷,爷爷,你听我吹,你唱!”
⑪爷爷到溪中央便很快乐地唱起来,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里,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
⑫有时过渡的是从川东过茶峒的小牛,是羊群,是新娘子的花轿,翠翠必争着作渡船夫,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送队伍上山,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去很远了,方回转船上,把船牵靠近家的岸边。且独自低低地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或采一把野花缚在头上,独自装扮新娘子。
⑬茶峒山城只隔渡头一里路,买油买盐时,逢年过节祖父得喝一杯酒时,祖父不上城,黄狗就伴同翠翠入城里去备办东西。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有大把的粉条,大缸的白糖,有炮仗,有红蜡烛,莫不给翠翠很深的印象,回到祖父身边,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那里河边还有许多上行船,比起渡船来全大得多,有趣味得多,翠翠也不容易忘记。
(取材于沈从文《边城》)
20.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③段详细介绍小溪渡口及摆渡方式,写出了边城地势险要,表现了边城人因陋就简、俭省节约的生活智慧。
B.小说以平和的语气叙述了老船夫的身世及祖孙相依为命的生活境况,在感人的祖孙深情中蕴含着淡淡的悲凉。
C.爷爷的歌声和翠翠的竹管声使得“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一些”,二人的唱和凸显了环境的静谧与祖孙心境的安闲。
D.小说结尾处茶峒山城里杂货铺的物品和河边大船给翠翠以深刻的印象,反映出“外面的世界”让翠翠感到新鲜、有趣。
21.下列关于小说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寥寥数笔,既交代了边城的位置、环境,又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语言自然简洁,明白晓畅。
B.小说中的三个“俨然”都是形容“很像”之意,作者用以突出爷爷的淳朴善良,翠翠的天真活泼,黄狗的忠诚尽责、通人性。
C.第⑫段中,作者运用“懒懒”“缓缓”“低低”等词语,准确刻画出翠翠作渡船夫时懒散懈怠、天真贪玩而又娇羞可人之态。
D.小说刻画人物既使用了“蛮好”“溜刷在行”等方言土语,也运用了“镇日长闲”“横溪渡人”等典雅之词,用语可谓亦俗亦雅。
22.第②段画线的语句生动地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令人联想到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2分)
23.小说节选部分表现出边城茶峒怎样的民风?是如何表现的?(6分)
24.汪曾祺说:“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一部分。景即人。”请以翠翠为例,赏析小说节选部分是如何以景写人的。(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日前,"中国民族品牌宣传推介活动"拉开帷幕。请你以品牌宣传员的身份,向活动参与者推介一个优秀的民族品牌。要求:重点突出,得体合宜。
(2)许多著名景点经常人满为患,于是有人感叹"风景太累,也该歇歇了"。对这一观点你是否认同?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以理服人。
(3)在你参观过的博物馆,科技馆,名人故居等场所中,哪件展品让你感触最深?请以这一展品为对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南开中学百年来一直要求学生"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北京大学等高校把宿舍作为促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载体,以"大家筑小舍,小舍出大家"为追求。
上面材料引发你对"养成教育"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2)《边城》中的渡口和摆渡人已经成为文学经典形象。生活中,许多人都曾经或将遇到"渡口",也曾得到或将得到"摆渡人"的帮助。
上面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北京市海淀区2016年高三二模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本大题共9小题,共29分。
1.(3分)(1)城市发展是有规律的;(2)科学地认识、尊重并顺应规律,能促进城市良好发展;(3)违反城市发展规律就会造成诸多严重后果。(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D
3.(2分)科学规划,执行到位。(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4.(4分)(1)城市规划要统筹整合,(2)不同城市之间应区域优势互补,(3)和谐处理历史、当代与未来的关系,(4)处理好自然生态与人工设施的关系。(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2分)A
6.(3分)C
7.(4分)(1)这些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风貌,(2)蕴含、延续着城市独特的文化、精神。(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8.(4分)(1)尊重规律,才能走向“现代城市”(2)延续文脉,才能留住“城市之魂”(每一标题2分,意思对即可)
9.(4分)评分要点:(1)保留大栅栏的古老建筑风貌,(2)延续大栅栏老字号的商业文明,(3)适当疏散人口,(4)完善公共设施。(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答出任意3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要求:所提具体建议以文章内容为依据且与链接材料中大栅栏的特点相对应。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10.(3分)甲(3分)、乙(1分)、丙(1分)
11.(3分)A
12.(3分)D
13.(3分)B
14.(5分)“清”有三层含义:(1)水清澈。(2)人品高洁、清白。(3)社会政治清明。
“浊”有三层含义:(1)水浑浊。(2)人品行坏,卑劣。(3)社会黑暗,是非黑白颠倒,善恶忠奸不辨。(水的“清”“浊”给1分,其余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4分)(1)屈原放逐,乃赋《离骚》(2)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各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3分)“烈日秋霜”比喻辛氏家族世代传承的刚烈正直的精神品格。(意思对即可)
17.(6分)评分要点:(1)结合诗句(2分),(2)具体分析诗句中所含“辛味”(说出一点得2分,说出两点得4分)
示例:下片头两句暗写辛家人刚烈正直、不谄媚权贵,世间荣华富贵从不曾到辛氏家门,语含辛酸,也含有对钻营之徒的辛辣讽刺;结尾句劝诫茂嘉弟不要玷辱辛家刚直忠义的家风,其中包含对官场谄媚风气的辛辣讽刺。(意思对即可)
18.(6分)
评分要点:结合诗句、明确角度(如:遣词造句、表现手法、题材选取、语言风格等,2分),分析准确具体(2分),点明效果(妙趣)(2分)。
示例:这首词以调侃幽默笔调戏说严肃的家风话题,亦谐亦庄,别具一格。上片细参姓氏“辛”
字所含“艰辛、悲辛、辛酸、辛苦”等多重含意,更品出“辛辣”滋味,暗示辛家的刚直家
风。下片以送别弟弟的玩笑语既显兄弟情深,又劝诫弟弟须不忘“烈日秋霜,忠义肝胆”的
辛家“千载家谱”。整首词于家常戏语中见人格操守,正话反说中融道德家风。
19.(5分)凭谁问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20.(3分)A
21.(3分)C
22.(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23.(6分)评分要点:(1)边城民风:淳朴善良、和睦友爱。(2分,意思对即可)
(2)对“如何表现”的分析要与民风特点相对应,可任选角度(人物刻画、情节描述、背景介绍等),分析合理。(4分)
24.(6分)评分要点:结合景物的主要特点,分析景物所表现的人物特点。
示例:边城山青水清,养育得翠翠清纯天真(2分);翠色细竹、桃杏花、紫花布衣裤、黄泥墙黑瓦房,色彩明丽斑斓,映衬出翠翠活泼烂漫(2分);溪水、游鱼、白塔、黄狗、渡船等彼此调和,反映出翠翠的乖巧和顺(2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
(1)要求:重点突出,得体合宜。
(2)要求:观点明确,以理服人。
(3)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6.(50分)
评分标准参考2015年北京高考试题。
类别 |
评分要求 |
评分说明 |
一类卷 (42—50分) |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
二类卷 (33—41分) |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
三类卷 (25—32分) |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
四类卷 (24—0分) |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
附录2:文言文译文
卜
詹尹便放下蓍草委婉地谢绝道:“尺有它短的地方,寸有它长的地方;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者也有不懂的地方;卦数有它算不到的事,神灵有法力不至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的心意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料知这些事啊!”
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