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这个时代的幸福

(2010-02-01 15:32:19)
标签:

幸福

感恩

中国经营报

25周年

财经

分类: 慧及人生

【慧及人生】幸福·感恩之一

我们这个时代的幸福

我们这个时代的幸福

于东辉

    这是一个幸福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幸福稀缺的时代。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人从大战乱、大灾荒、大饥馑、大动荡中一路走来,冒着病痛、饥饿、死亡、离别走进一个日渐平安、富庶、繁荣的时代。但在物质岩浆般喷涌的新世纪,我们又发现传统价值观就像皮肤一样正从自己的肌体上剥离,我们终于陷入这样的迷茫:这究竟是一个沉沦的时代,还是一个新生的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又该怎样定义幸福?

  这里我们再引述一次美国教育家杜朗对幸福的描述:从知识里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与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

  最后杜朗说: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中国经营报》创刊25周年,把庆祝的主题定为“幸福感恩”,就是要努力寻找这些生活中的“正常活动”,让我们品味感动、涵咏幸福,进而追思感恩。

  这是一个成功者主导的世界,所以我们的主角必须是李连杰、潘石屹、俞敏洪这些生活在聚光灯下的人物。但幸福一定不只属于他们,他们的经历也只是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样本,就如李连杰所说,生命是平等的,无论你在生命的过程中有多过瘾、多辉煌,但我们都生、我们都死,没人能够例外。在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掌握幸福的机会和重量也是平等的,不会有人更多,不会有人更少。

  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和生命、尊严一样,与生俱来,不可剥夺。这便是我们这期专题的主题。

 

快乐工作,争取幸福

    

    我们先来算一笔关于幸福的数字账。

  一年365天,我们每天睡觉8小时,就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去了。这一年里再刨掉100天的休息日,再刨掉我们吃喝玩乐的时间,我们工作就还剩下不到四分之一的时间了。

  这四分之一的时间对很多人是痛苦的,因为工作往往是被迫的,大家不那么喜欢。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这四分之一的时间变快乐了,那我们的人生就充满快乐了。

  如何能让工作变得快乐起来呢?当然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一般来说,有创意的工作会让人喜欢。此外,就是把工作时间看做是对自己全身心进行修炼的时间,这样工作起来也不会那么痛苦。

  所以说,人的一生都是从生到死,区别全在过程。幸福感全来自快乐的过程中。

(摘自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对员工的讲话)

 

有经历才能有幸福

    

    什么是幸福?

  我很认同《中国经营报》创刊25周年“幸福感恩”主题晚宴上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发表的观点,再加上一条“有经历”,就构成我的幸福观。那就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期待、有经历。

  要幸福先要有人爱。在我看来,与爱相关的关键词有善良、宽容、感恩和家庭。“有人爱”是双向的,一是指有人来爱自己,二是指有人可以去爱。一个不知道爱别人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爱的,也不会有幸福感。不论是爱情、亲情,还是慈爱、博爱,任何一种“爱”都是相互的,单向的“爱”不会长久。

  要幸福还要有事做。事业是幸福感的重要支撑,空虚、无所事事的人生是很难幸福的。

  要幸福还要有期待。有理想、有梦想、有追求,才会有成就感,有成功之后的幸福感。很多人抑郁甚至自杀,不是因为财富和地位的丧失,而是因为失去了对人生的“期待”,才走向绝望的。

  幸福还要有经历才能获得。经历了挫折、奋斗获得了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功。

  从天而降的幸运、成功往往难以长久,所以我常说“有经历的人生才能炉火纯青”。

  《中国经营报》走过了25年,是一张有经历的报纸,这也正是我们值得珍惜之处。

  (摘自中国经营报总编辑李佩钰对员工的讲话)

 

    英国法学家有句名言,他说幸福是太多和太少之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还有周围的人幸福,幸福需要智慧,也就是说要幸福就要拥有一定的智慧。对生活,知足常乐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幸福。对事业,不懈追求,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幸福。智慧的人让自己成为幸福的,幸福在于自身拥有幸福,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而不在于拥有多少金钱和财富。职业和工作在使人得到幸福和智慧方面的作用,比我们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要多得多。幸福像一只蝴蝶,当你追踪它的时候总是追不到,但如果你悄悄坐下的时候,也许它会飞落到你的身边。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阐释幸福深意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庆典上以范仲淹《岳阳楼记》明幸福本源

 

  百舸千帆竞报坛,异军突起何其难。

  创业端赖数双手,克艰全凭一寸丹。

  笔飞墨舞气自壮,夙寐夜兴苦亦甘。

  华年廿五弹指还,更上层楼攀雄关。

                   ——著名报人、《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诗贺《中国经营报》创刊25周年

 

(来自:中国经营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