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工资不能是单纯的加薪
(2009-09-14 14:17:14)
标签:
公务员绩效工资财经 |
分类: 要闻 |
【本周视点】
绩效工资不能是单纯的加薪
特约评论员 姚博
在谈到这次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时,无论是专家还是有关的官员,更多的是在谈实行绩效工资之后,事业单位的人员在收入上能够得到多少实惠,举出的例子往往是一直以来从整体上看收入偏低的、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于此事的一种误导性论述。
教师的工资收入普遍偏低确实是事实,并且与其所负担的社会责任严重不成比例,为教师等事业单位人员增加收入是不会有异议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绩效工资的本意是“成绩”、“效果”之意,在谈到其意义的时候,始终把这点抛开而只谈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增长,会让并非事业单位的社会大众认为,这次绩效工资改革主要的目的就是给事业单位的人员增加收入的举动。
但从目前对此政策的解读来看,此原则并未被特殊提及,也并未就此发布相应的做法,而是直接把目标对准了能够增加收入、如何稳定基层事业人员的“重大意义”上去了。从根本上说,绩效工资的前提之一就是把灰色的福利收入纳入到正常收入的范畴,然后根据“绩效”而进行收入的分配。要是只把眼光盯在事业单位的收入该如何增长上,可以肯定地说,原本的福利以及补贴未必会被过多触动,而基本的工资收入倒是有所增长,结果还是会变成变相的加薪。这种状态在以往的公务员加薪中已经屡见不鲜,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基本工资上涨了,而各种隐形的福利与补贴不但没有转化成为合理的绩效工资额度,倒是增加了不少其他的发放名目。
如果事业单位这次的绩效工资改革给予大众最终的印象——甚至都不是效果——只是为了加薪而做,或许在稳定基层事业单位人员上确实有所助益,但对于整个社会的观感上只能是一种失分之举。毕竟大家现在都明白,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的人员,其任何收入的增长都必须乞灵于财政,而财政的最大来源是源自税收。在经济环境尚未好转的情况下,对这个人群进行加薪,虽然是解决了很多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但予人的观感肯定是不会好的。
所以,无论从实际上还是从理论上,不能求一个群体的稳定而在政策层面忽视了其他阶层的观感与需求,更多的是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平与公正,使得既解决了长期存在的问题,又不会引发阶层之间的对抗情绪。
(来自:中国经营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