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稳定将导致企业行为投机化
(2009-08-17 16:40:13)
标签:
统计数据政策财经 |
分类: 要闻 |
【本周视点】
政策不稳定将导致企业行为投机化
罗钟伟
然而,7月份信贷规模突然大幅收缩,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却又令人疑窦丛生,是否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态势在发生变化,未来不确定因素似乎陡然间增大。政策的频繁变动无疑会干扰企业对经济走势的预期,影响企业家的信心,从而会削弱刚刚复苏的工业经济的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直是企业家最为关注的主题,政策的短期化是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的重要原因。
从当前的情况看,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对于遏止经济大幅下滑,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果还将继续显现。但是相对而言,再全面的政府政策,对微观经济的刺激作用也始终只能是应急的、表面的、短期的,而且是递减的。而来自企业自身的发展动力才对保持经济增长起到常态的、实质的、长期的作用。
这里的关键仍然在于社会环境、宏观经济氛围和政策预期要能够给企业家、经营者长期信心和持续动力。
因为,在经济总体环境不佳的情况下,企业本身就有收缩生产经营的倾向,经济政策在这个时候频繁变动,无疑会严重扰乱市场信号,使企业无法获得稳定的市场预期,而如果政策制定部门之间不能协调一致,则更会乱上加乱,使得企业无所适从。
例如,政府决策层宣布将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货币当局接着却开始了货币政策的“适度微调”
,进而7月信贷大幅度收缩,货币政策的忽然转向,令许多企业措手不及。
据我们的调查,在政策及市场前景无法预测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干脆选择关闭生产性部门,而转身投入到对股票、房地产、矿产等资本的短期炒作之中。毫无疑问,假如一个社会的企业家普遍缺乏经营动力、企业行为短期化、投机化,微观经济就不可能有活力。
当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既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有长期积累的制约微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障碍。例如,对私营企业而言,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能够从体制层面去着手解决,进入相当一些产业领域仍然存在种种明示的或隐形的行政性障碍,对某些生产资料的进口权和产品的定价权受到歧视性管制,企业间的并购与重组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来自政府的干扰,与企业运行相关的一些基本政策和优惠政策被某些政府管理部门随意蚕食、扭曲等。这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限制了工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企业家,尤其是私营企业家的长期信心,是导致企业行为短期化、投机化的根源。
因此,在强调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要借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当前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如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区域市场分割、完善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破除某些领域的行政性管制等,着力解决企业运行中的体制性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自主经营和长期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进一步稳定企业家的预期,增强企业家的信心,促进企业行为长期化、常态化。
(来自: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