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农商行曝巨额贷款诈骗案 专案组进驻

(2009-03-29 18:55:02)
标签:

北京农商行

贷款诈骗

财经

分类: 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

          北京农商行曝巨额贷款诈骗案 专案组进驻

本报记者  朱紫云  北京报道

 

    包括公安部门在内的专案组已经进驻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多日。他们所为的是一起金额巨大的贷款诈骗案件。
  3月初,专案组就已经正式进驻农商行展开调查,而到本报记者截稿时止,调查仍在继续,至今尚未有结果。3月26日,农商行相关负责人士在回答《中国经营报》记者求证该案件的涉案事由、金额等细节问题时表示,“目前并没有需要披露的信息,银行运营一切正常”,除此之外,便未有其他回应。
  然而,一起以个人贷款名义发放公司贷款的贷款诈骗案徐徐展现开来,尽管手法在过往的诈骗贷案中亦有出现,但其金额之巨,却是大为不同。

 

定性贷款诈骗

  “农商行2005年改制之后就没出过什么大事,一切都很平静。这次贷款出了事,涉及金额比较大,银行内部都很紧张,也及时向有关监管部门通报了情况。”农商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次贷款违规事件已经定性为诈骗性质。”
  据悉,此次贷款诈骗事发于北京农商行朝阳区某支行。“据说是以个贷名义发放公司贷款,刚开始是违规个贷发放,事发后转成了公司贷款。”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经过记者多方了解,这起贷款诈骗案的大致过程是有关涉案人员以个人房产做抵押申请了银行贷款,但相关手续都不齐全或出具假材料,通过个人贷款获得资金后打入公司账户,从而达到套取银行资金的目的。
  “以虚假材料或者报表申请的个人贷款肯定经不起银行内部检查,在银行信贷管理检查发现后,为了隐瞒和销账虚假的个贷,涉案人员不得不去找了别的公司,以这些公司的名义提供假财务报表、互相担保等向银行申请了对公贷款,涉案人员把获得的对公贷款资金用于清还个人贷款,如此一来个人贷款已经还清,在银行账上显示的则是公司贷款。”上述知情人士说。
  而另外一个内部说法是,北京农商行最近正在进行新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信贷管理系统要求录入贷款人各种真实信息。“而通过虚假手续申请的有‘瑕疵’的贷款肯定没办法过关,所以才会这么‘倒腾’成了对公贷款。”该行另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经过“假手续借个贷——公司贷款还个贷销账”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据悉涉及骗取银行贷款已经达到数亿元人民币,而此前坊间曾流传骗贷金额接近20亿元。由于北京农商行人士未对记者披露任何信息,涉案金额并未得到银行方面确认。
  记者从农商行网页上看到,农商行个贷业务主推业务为个人住房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个人汽车贷款。

 

专案组介入

  农商行的贷款诈骗已经引起了银监会、北京银监局、央行营业管理部等部门重视。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农商行每日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上报情况。3月5日、6日和11日,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北京银监局局长楼文龙、副局长任永光等分别到农商行座谈工作。
  据悉,3月初,包括公安部门在内的专案组成立,开始迅速调查北京农商行贷款诈骗案。至于是否有内外勾结进行贷款诈骗,农商行相关人士亦无从告知。“人都抓起来几个了。”上述知情人士说,其中包括涉案的朝阳区该支行员工。
  对于此次贷款诈骗给北京农商行造成多大损失,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尚未有确切数据。但是该知情人士表示,这次事件之所以定性为诈骗,“也是为了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该人士进一步解释,如果定性为不良贷款,那就属于债权债务关系,出现纠纷之后有一套法律清偿程序,包括起诉、扣留抵押物、查封账户;但如果定性为诈骗,这就属于刑事犯罪范畴,公安机关就可以直接介入,抓捕嫌疑人、查封账户、通缉等,效率非常高,银行追回损失的可能性比较大。
  金融业启动改革以来,中国银行业在建立现代化新型银行的过程中,总会有几个环节容易出事,比如银行改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股改上市前等几个环节往往成为银行案件高发时段。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发展历史的北京市农村信用合作社。2005年北京市农商行改制成全国首家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曾位列“中国银行业100强”资产规模第17位。
  实际上,改制后的农商行也在加强资产风险管理,并建立了三级风险管理机构,在总行和各直管支行设置资产风险管理部,在非管辖支行设置专职风险管理员,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准确计量、提前预警和及时防控。
  截至2008年9月末,北京农商行资产总额达2298亿元,贷款余额1185亿元,存款余额1937亿元,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率4.98%,资本充足率达8.78%。在北京市所有银行同业中,农商行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5.01%、6.26%。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经营利润20.8亿元,人均利润和网点平均利润分别为27.4万元和300.1万元。

 

                 中资银行经营安全仍不可忽视

                                                                                                         徐静

    近一段时间,中国银行业似乎一直处于某种亢奋状态:贷款爆炸式地增长,2009年前两个月增长2.7万亿元;盈利大增,去年盈利超过5000亿元,有望在利润总额、利润增长额、全行业资本回报率三方面在世界名列前茅;资产质量持续提高,不良贷款额和不良率继续双降;工行、建行、中行的市值也跃居全球前列;各大银行还推出了招聘3.5万人的庞大计划。这一切似乎与欧美银行流动性紧张、资产大量缩水、效益急剧滑波、大量裁员减薪等岌岌可危的经营形势形成鲜明对照,似乎中国银行业俨然成为全球最优秀的银行群体。
  然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有可能需要醒醒。近日业内传出,全国首家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的北京农商行爆出金额数亿元的贷款诈骗案,案件的手法与此前其他中资银行出现的案件并无二致:内外勾结、假资料、互担互保,而这已经是银行业内的低级错误。
  北京农商行已经改制成现代商业银行三年有余。在北京市存贷款市场上占比为5%~6%,在远郊区县占比甚至高达30%。这样一家中型商业银行爆出如此低层次的案件,不能不让人深思。
  从以往各商业银行发生的涉罪案件看,内控不严、风险管理措施形同虚设、权责不明、内外勾结等现象较为突出,而农商行此案仍是如此表现,难道是农商行并未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事实是,农商行本身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建立了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等在内法人治理结构,也建立了包括总行、直管支行、非管辖支行三级风险管理系统,我们不得不追问,在这起案件中,上述机构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从管理素质、管理体制、员工素质等方面看,农商行虽然不是国内最好的商业银行,但从其近几年的改革、发展、效益情况看,也属于管理水平比较靠前的银行,在业务和管理创新、电子化等方面多次获得各类奖项。他们尚且发生如此大案,各地规模更小、管理水平更差的银行、联社又蕴含了多大的风险呢?
  此外,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的经济形势格外严峻,进出口下降、生产下滑、消费乏力、财税收入负增长、企业减停产现象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近十年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虽然国内银行直接受外部影响不大,损失很少,但内部因素必须要予以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部分地区、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开始回升。中资银行在抵御风险方面,除了收缩贷款,还有什么更具“技术含量”的招数吗?
  农商行发生此类案件,与其近几年转变业务格局,追求规模扩张和增加业务品种,忽视风险管理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中资银行的业务格局非常相似,同质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各项效率指标仍处在全球同业之后,产品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仍然极为欠缺。所以在当前经济形势不稳,处于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中资银行切不可盲目乐观,还是要踏踏实实地防范风险、苦练内功。

(来自:中国经营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