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缩,一调,09绩效考核减肥

(2008-12-22 13:31:43)
标签:

管住不景气

绩效考核

财经

分类: 商业新知

【专题·管住不景气(十)

缩短考核周期,调低考核指标

一缩,一调,09绩效考核减肥
本报记者  董娟上海报道
 
    2009年的业绩考核指标该如何调整,这是个令企业头痛的问题。习惯了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制订发展、考核策略的企业,当面临比1998年经济环境更严峻的2009年时,迷惑占据了主导地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过去企业制订来年考核指标时会远高于GDP的增长,而这个寒冷的冬天里,不少企业打算调低考核指标。而在危机来临时,保护好自己的核心业务才是上策。在绩效考核方面,不妨向核心业务倾斜,并要适时缩短企业的考核周期。

成本控制指标取代收入指标
  来自太和顾问公司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大约38%的企业表示会加强对于全员的考核。
  朱林是一家家电企业负责渠道的部门主管。从2008年的11月中旬开始,他服务的公司开始出台了一项新的制度:从明年开始所有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必须为普通员工进行公开课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领导力、团队建设、营销技巧、商务礼仪等。
  该公司打算用这样的做法节省掉明年至少200万元的培训费用。另外公开课的培训并不是简单的培训,而是给管理者额外增加的一项绩效考核指标。每个人一年开的课不低于32课时,课程的效果要由选课的员工进行无记名打分。这项工作将占全年绩效考核20%的比例。
  袁凌梓是华信惠悦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作为资深的人力资源专家,她和同事们在为客户做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在与企业业务相关的指标中,长久以来收入指标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它更容易出成绩。但现在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成本控制成为绩效考核中非常重要的指标。
  唐骏一早就嗅出了经济危机的味道,也对旗下业务的考核指标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没想到情况比预想的要糟糕。”新华都集团整个业务受影响最大的是旅游产业。“10月中旬时,我们给2009年第一季度的考核指标设为10%~15%的增长,这样看起来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在过去由新华都参股的武夷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带给集团的增长数据是每年25%~30%。
  王坚(化名)是武夷山旅游股份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资深的员工。他对新华都10月制订的2009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指标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说不出为什么”。进入11月之后,来自旅行社的反馈让他的感觉变成了现实。但此时针对明年第一季度的绩效指标依然没有得到更改,王坚形容自己当时就是“热锅上的蚂蚁”,不断跟自己的上司反映。唐骏在那个月看到的数据是旅游业务比去年同期至少已经下滑15%。
  赶快调整考核指标!截至12月初,新华都将旗下旅游业务明年第一季度的考核指标调整为零增长。“我们还是要采取保守策略,过冬就是要先活下来。”唐骏说。

保守应对,缩短考核周期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不知道通往春天的路还要走多久,所以对未来有种种操作层面的设想。
  袁凌梓提出了一个过去被忽视,但近来已被企业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考核指标——效率指标。像这样调整考核指标的企业不在少数。袁凌梓发现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较为直接的基金、保险及房地产行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可能是最大的。
  一家保险公司的案例或许能够给予一点儿启发。在给今年设计绩效考核的具体指标时,这家保险公司就采用了效率指标作为其业务部门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所谓的效率指标主要是来核算人均价值,落实在每个人身上就是投入产出比的数据。而在保险行业内通常的考核指标排序是:保费收入、成本和利润。效率指标的新做法实际上囊括了上述三项重要的指标,只是将最后的结果更为直接的体现出来,而非单项指标的一一考量。由于采用了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在实际工作中所有为企业创收的业务员们对自己的业绩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最终的结果是一年期新业务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大环境衰退时不降反升,成为行业内的一匹黑马。
  关于如何更好的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绩效指标的调整。唐骏给了下列三个建议:
  对未来看不清时,采用保守的政策。“保守”二字是个形容词,该如何量化?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们经过科学的测算,在企业内部管理中10%~15%是一个可执行的空间。在这个范围内,企业不需要增减人力成本。换句更通俗的解释:业务的总量减少上述比例时,HR不用惆怅该如何去裁人,反之增加这个比例时HR们同样不用心急的去招人来满足需要,唯一需要做改变的是现有员工增加不到15%的工作量而已。
  核心业务是重点。请注意:挣钱的业务与核心业务不是同一概念。危机到来时保护好自己的核心业务才是上策。在绩效考核方面,甚至不妨向核心业务倾斜一下,即使一个大家长可能也更偏爱能干的大儿子。
  考核周期要缩短。大家可能都习惯了半年或者一年进行考核的状态,经济环境好时,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不会给企业拖后腿。但现在是寒冷的冬天,还是加大考核的频率来增强危机感吧。新华都旗下的旅游业务考核是常用的半年期或一年期,从2009年开始变成了季度考核。唐骏说如果经济情况继续恶化的话,这个考核周期可能还要缩短。而在一些制造行业,已经有企业的考核频率变成了10天甚至一周。
一线调查
面对经济危机时的企业选择单
 
    在一个不谈经济危机好像就不主流的时间点,中国企业如何审视此次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带来的考验,并提早为机会做好准备,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针对这一话题,太和顾问和韬睿咨询共同发起调研。此次调研的数据收集时间为11月10日到11月21日,共涉及356家企业。

缩减运营成本成为企业首选
  经济不景气时,迫切需要开源节流。具体来说,就是对内提升管理效益,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对外强化营销竞争力,促进销售。调查中发现,企业此时最直接的做法缩减运营成本,占64.8%。有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与满意度,巩固已占市场地位“过冬”。值得注意的是,有48.9%的企业选择开辟潜在或新兴市场来应对经济危机,这在一片节流声中显得有些“独特”。

优化流程是控制成本的主要途径
  控制成本的方式有多种,目前企业最愿意采用的方式有:优化业务流程(75%)、减少日常营运开支(75%)、强化采购成本控制(64.8)。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更倾向于向管理要效益。一些用于未来的投资,企业并不愿意削减,例如,只有27.3%的被调查企业选择削减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投入,6.8%的被调查企业选择推迟或减少研发方面的投入。

2009年的变动薪酬调整做法不一
  一片裁员、降薪声中,许多人对2009年的薪酬并不抱太高期望,觉得不降就是最理想的结果。实际情况究竟如何?调查发现,针对2009年的变动薪酬,28%的企业表示不会进行调整;26%的企业表示会缩减奖金池;29%的企业表示会提高变动薪酬在员工薪酬中的比例;还有11%的企业表示可能减少变动薪酬在员工薪酬中的比例。一般来讲,因为变动薪酬更具有灵活性,因此提高变动薪酬可以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同时,通过有效的业绩管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2009年,对业绩管理体系不做调整
  尽管大多数人对2009年持悲观态度,但调查显示,大约52%的企业表示不会对自身的业绩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大约38%的企业表示会加强对于全员的考核。
 

(来自:中国经营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