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务部力保出口增速15%

(2008-12-21 19:38:47)
标签:

商务部

出口

财经

分类: 要闻
商务部力保出口增速15%

本报记者 张晓冬北京报道

 

    在头顶处理巨额贸易顺差的压力多年之后,2009年商务部的工作重点,终于要重新回到“保出口”的道路,而商务部也已经初步确定力保2009年的出口增速不低于15%。
  如同其他部委一样,这个中国出口的“大管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也在紧急细化自己职权内的“保增长”路径,包括出口贴息,鼓励性产业目录调整等一系列的政策,都可能在明年出台,那个政策环境集中治理“顺差”与“摩擦”的年代,似乎正在远去。


出口增速确保15%
  显然,一份过于原则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正在留给商务部以及各部委更多的解释与落实的空间,而商务部来年工作的基本基调与未来工作任务,也即将确定。
  笔者了解到,12月23日~24日,商务部将在北京召开全国商务工作会议,而在此前,商务部已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学习和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接近商务部高层的人士向笔者透露,这次会议主要是为即将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定调,而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将有更多实质性的政策出台。
  消息人士称,“稳定外需,保出口将成为商务部明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笔者了解到,与前两年“减顺差”等思路有所不同,明年的对外贸易政策,除延续今年年初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贸易平衡政策外,商务部还将在优化进出口结构,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特别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明年出口总额增速将至少维持在15%左右。
  近年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造成我国外需减弱,出口形势面临严峻考验。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出台明确的保出口之策,只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提出上述思路,显然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的细化。
  事实上,从扩大内需的角度,商务部可发挥的作用并不大,商务部可以做的事情,主要表现在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方面,具体如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促进消费、增强储备调控能力,保障市场稳定等,而出口实际上是商务部最为核心的职权所在。 
  有专家向笔者分析,国家明年要“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比如4万亿促投资,采取发行国债等财政措施保增长,投资力度可见一斑,投入太大,难免收支失衡,出现财政赤字。
  现在外商投资一年有800亿到900亿美元,投资效益还比国内的高,包括国内的民营资本也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经济过热的时候,我们可以限制或选择质量好的外资进来,现在要保增长,拉动内需,国内动力不足,应更多地让外资做这些事情。所以,商务部更应该积极地吸收外商投资,更好地利用市场化的资金。


更多调整政策将出台
  笔者了解到,为了具体配合财政部出台的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商务部可能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而像鼓励企业到国外办展览,出口贴息这样的政策也有可能出台,但这些辅助政策对出口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对贸易政策的调整。
  在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方面,商务部有关人士告诉笔者,明年将完善加工贸易产品分类管理制度,特别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禁止类目录和限制类目录进行动态调整。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商务部明年还将继续鼓励外贸企业发展本地配套产业,增强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并支持中西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转移。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我国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开拓国内市场、扩大消费需求的任务更加繁重和紧迫。商务部也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保障市场供应,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大开放,转变对外经济增长方式,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增加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能源原材料,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要求,商务部将延续“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实现利用外资稳定健康发展等政策。
  对于目前刚刚启动的经济政策对于出口产生的影响,一位专家向笔者表示,相对加工贸易政策,降低外资进入门槛存在较多争议。
  按照他的逻辑,包括国家拿出的4万亿,商务部可支配的如果有100亿就已经是上限了,原因在于主导权太少。尽管我国外贸政策调整的空间仍然较大,但在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率、加工贸易政策这三个直接政策杠杆中,商务部有相对大的主导权的只有加工贸易政策。外贸结构调整上,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已取得一定成效:1~8月,美国贡献了中国出口增长的9%,日本为6%,欧盟为23%,而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的非G8国家贡献了62%。 而对放宽外资的市场准入,商务部也只能是建议而已。
  分析人士告诉笔者,在落实相关政策之前,政府部门一定要对明年整体外贸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而判断是决定决策的关键。这一点,在商务部内部人士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形势不容乐观。”有的则表示,“明年下半年形势会有好转”。以出口退税为例,从企业的角度讲,眼下,调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关心的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来自:中国经营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