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但不跳跃——访ABB集团全球董事长冯恩博
标签:
冯恩博abb集团财经 |
分类: 商业新知 |
【与老板对话】
2007年5月,当已经65岁的冯恩博出任ABB全球董事长时,ABB已经摆脱了困境。但业务范围广且利润率较高的GE依然是横亘在ABB面前的一座大山,冯恩博的目标是带领ABB开展一场赶超GE的运动。
追,但不跳跃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张一君
未来的研发方向是增效节能
冯恩博:在这场赛跑中,ABB必须走在前面。要争夺这样一个市场,领先的技术和合适的价格是非常重要的。ABB非常重视产品的生命周期,因此我们产品的使用寿命比较长。
实际上,中国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与ABB的在华业务息息相关,我们将全力参与其中。在与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的接触中,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快速发展。ABB一直把环保列为重要因素。关于ABB未来的技术研发,关键突破点在于节能增效方面,比如开关、变压器等产品线,都将体现节能。
主持人:中国已经成为ABB最大的市场,在中国要想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加强技术研发是否是必须的选项?另外,你们在中国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冯恩博:在全球我们有三大市场——亚洲、欧洲和美国,如果我们要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话,必须要保持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事实上,我们的全球研发网络,就是确保每个地方都不做重复研发工作,德国的研发中心有自己关注的领域,中国的、美国的也是如此。另外,从整个技术研发中心的发展角度来讲,未来的重心肯定是以中国为主,我们非常希望能够继续发展。
除此以外,我认为如果我们要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话,一定要有最合适的人才,如果要继续成功,我们必须要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最优秀的中国员工。我非常关心我们中国的员工,我希望招聘到最优秀的财务人员、办公室行政人员,更重要的是那些最优秀的工科的或者搞技术的人才。
主持人:近两年ABB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有些分析师甚至认为ABB的业绩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顶峰,改善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了,这对你来讲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冯恩博:我2007年5月上任时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公司不需要由我来做什么清理的工作,因为公司大部分的状态都非常有秩序。但这是不是就足够了呢?如果看报表,每个月的财务报告都显示ABB的财务处于一个非常强劲的态势,而且也有灵活性。但还是有继续发展和调整的空间,所以我们做好了调整或者说是变革的准备,未来我们会有内部的增长或是并购,但目前做任何的宣布和判断都为时尚早。
在我整个的职业生涯中,之前接手的公司都是举步维艰,但是ABB的状态非常好。我觉得对于任何公司的管理层,一定要认识到公司目前的状态不是想当然的,如果我向ABB的董事会保证要把目前的状态在未来很多年都保持下去,这也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我坚信任何好的东西都有做得更好的余地,当然这不像由坏变好那么明显。而且一个好的团队是希望有一个挑战性的环境,我觉得在我们目前的财务状况下,还要有新的创新和新的项目去尝试。
特别是在中国,在我和客户、政府官员以及团队沟通时,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能够让ABB未来在中国有更大的发展。当然现在我还不能透露,但是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中国充满着乐观的精神,充满着力量,中国就像肥沃的土壤,让ABB未来能有更大的动作、更大的发展。
因此我也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ABB下一个成熟的里程碑式举措会最早出现在中国。以前按传统的模式,国际性企业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变革是出现在西德、瑞士、美国,然后我们再把它从美国转到中国、印度,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一个成功的战略不能有太大的跳跃
主持人:去年,ABB发布了2007年~2011年的公司中期战略,有关业绩增长的目标数据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你预计在这5年里,ABB每股收益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你为什么给自己制定一个这么激进的战略目标?
冯恩博:我觉得这甚至是一个保守的目标。2006年和今年前几个月ABB的增长率就是最好的事实证据,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增长的速度大大地超过之前所设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目前这么快的增长情况之下,给出的目标是非常低的数字的话,反而会使金融市场觉得非常困惑。过去很多年的例子也表明,我们对销售增长率的预测都比实际做到的要低,所以每一年我们不得不调整我们的预测。我们原来预测的目标都太低了,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股东的一种误导。
主持人:你的两位前任都曾对ABB的战略做出过重大变革,你以往的经历也表明你善于给企业大动手术,在ABB你是否有更多的组织架构调整计划?
冯恩博:我们的战略总体来讲并没有非常大的变化,对于我们所处的工业系统行业来讲,一个成功的战略往往意味着它不能有非常大的跳跃,必须有它的稳定性。
我说保持稳定,只是说我们现在没有非常大的调整和变化要宣布,但对于我来说,稳定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如果我说未来非常稳定,没有任何变化,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做一些新的事情,我们就会失去竞争优势。实际上每个公司都是这样的,都是去尝试做一些新的事情。
主持人:你的新尝试是否包括从GE挖来掌管医疗业务的副总裁Joseph
冯恩博:Joseph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ABB目前的策略是非常明确的,我们专注于电力和自动化业务,没有任何计划要改变这样的策略和目标,这一点霍根先生在接受任命的时候就非常清楚。我们的战略计划也是他未来目标的一部分,不要把一个公司的战略和目标与个人经历混合在一起。他在医疗方面的丰富经验对我们来说是很偶然的,我们选中他有多方面原因。GE是一个大型综合性集团公司,作为这样一个集团的高层,他的着眼点、关注点绝对不是很窄的一个业务面。
主持人:ABB现在的高管中美国人不是很多,欧洲公司与美国公司在风格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现在请一个美国人担任CEO,是不是考虑向美国公司学习一些比如说文化,或者是管理风格之类的东西?
冯恩博:国籍对于ABB来说并不重要。我们看重的是人本身,人需要具备某种品质,符合我们的需求。霍根虽然负责GE医疗集团的工作,但他常驻伦敦,也在荷兰工作过,在欧洲待了很多年。他出生在美国,但要问他的家在哪里,他的国籍是哪,我觉得说飞机场更加准确,因为他常常穿梭于不同的国家和大陆之间,所以国籍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同样对于ABB,我们的高层,包括我们的执行委员会里也有各种不同国籍的人,有东方人,比如印度人。ABB印度公司的一把手已经被提升到我们的执委会。中国区总裁柯睿思也可能会接受更高的职务。接替他的人也可能是中国人,因为我们要求柯睿思的继任者候选人中至少有一个中国人,要重点来培养。我们不是看国籍,而是看重人本身。国籍不重要,性别也同样不重要。我们执委会里有很多成员是女性,她们非常能干。所以一个人的出身、国籍、性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怎么样,他必须具备我们需要的管理者的素质。
八卦老板
你向员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不要认为没有办法把事情做得更好。
如何评价你的性格?
不喜欢中庸。
最近正在思考的事情?
我最大的担忧不是财务上有什么问题,而是能否在人才方面获得优势。
如何评价自己的管理风格?
赋权和责任的结合很必要,能够赋权的公司比其他公司表现更好。
主持人的话
如果冯恩博不选择离开,ABB应该是66岁“高龄”的冯恩博的养老之地。
但对于“从不满意中庸”的冯恩博来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以前接手的几份工作都是去收拾‘烂摊子’。”冯恩博说,他曾领导过德国、巴西、美国、瑞士等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大型公司,但每次接手的都是处于困难之中的公司,一上任就必须焦头烂额地处理工作。面对一家各方面都不需要他动大手术的企业,这位“救火队员”有些不太习惯。
在外界看来,从2002年的巨额亏损中走出来的ABB,目前各个方面都在平稳而健康的运营,该剥离的与主业关联不大的企业都已经剥离完毕,事业部之间的整合也已经完成,基本没有留给冯恩博大动手术的机会。
这样的发展现状和冯恩博的性格多少有些不和谐。因为不管什么时间见到他,你依然可以从一些小细节看出这是一个强势而不“安分”的董事长。
比如他说话从不重复,而且语气丝毫不柔和,对于不想回答的问题,他也会毫不客气地说:我不想对这个问题做太多评论;再比如他见媒体之前基本上从不主动整理头发,永远保持着凌乱发型;而且走起路来总似风一样,让人觉得他有十万火急的事情。
尽管冯恩博不以为然,分析师们还是对其制定的2007年~2011年的目标大喊激进,对于一家刚刚经历过剧烈变动的企业来说,平稳无疑是整个管理层最看重的。外媒不止一次地分析说带领ABB走向快速发展道路的前任CEO金乐先生的离职是由于和领导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当记者拿这个问题向冯恩博求证时并没有得到正面回答,但引起公众无限遐想的是,金乐的离职时间在冯恩博上任仅仅半年之后,也是在新的五年计划公布不到3个月之时。
冯恩博认为,“一个好的团队是希望有挑战的团队。”曾经让几个跨国公司从步履维艰走向正轨的冯恩博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如果某个市场或者部门总是跟在别人后面,那这个公司是没有办法成功的,要让每个市场和部门都觉得有能力创造最佳的想法。
除了内部气质上的差异,外部的竞争压力也让冯恩博的“老年”生活显得不轻松。虽然增效节能技术的提前储备和持续创新让ABB在过去的五六年时间内把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但当这一市场的巨大空间被逐渐打开,蜂拥而至的后来者着实会切掉ABB很大的市场份额。更何况,其全球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施耐德电气的新理念是:能源管理专家,主要涉及的也是客户的能源管理领域。
冯恩博说ABB只要照看好自己的生意,把自己起步早、储备好的增效节能技术持续创新,紧贴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更新技术,再加上长期以来的经验支撑,市场是没有理由不向他们走来的。
但习惯了当救火队员的冯恩博能否缓慢地调整自己的步伐,做一个守业者?更何况,还有一件事经常敲打着冯恩博的神经——所有的媒体都一而再再而三地问他一个不变的问题:你怎么评价把ABB扭亏的你的前任杜曼?
太优秀的前任多少会给后来者带来一些困扰。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间,媒体才会缓慢地遗忘杜曼的光环。
冯恩博简历:
2007年5月,出任ABB集团董事长。
1971年加入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Alfred
1982年~1984年担任公司的研发和技术负责人,1984年~1989年担任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
1987年~1989年担任位于美国纽约的ITT集团副总裁。
1989年~1991年担任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ITT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任ITT集团高级副总裁。
1991年出任位于德国汉诺威的大陆公司首席执行官,并于1999年担任公司董事长。
冯恩博还有在其他知名公司董事会任职的经历,如德国电信集团董事会成员和瑞士迅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