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肥尾”当下:不只是通胀

(2008-03-05 14:40:49)
标签:

肥尾现象

通胀

财经

分类: 商业新知
“肥尾”当下:不只是通胀
“肥尾”当下:不只是通胀
编者按:
    今年1月份的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7.1%,创11年来单月增幅新高。加之国家降低出口退税、两税合一、人民币升值、《劳动合同法》实施导致的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在春暖花开之际,却感受到切肤的寒冷。本报将连续关注通胀压力下的企业生存之道。  (详见1745期《中国经营报》B1、B2版)
家电企业:涨价呼声越来越高   家电零售商:明确表态反对涨价
家电巨头与国美们的价格隐性抗争
●本报记者 厉林北京报道

 
    涨还是不涨,这真是个大问题。
  面对传导而来的成本压力,家电企业似乎已经到了抉择的边缘。而大零售商的强硬拒绝或不支持,更是让他们进退两难。家电厂商和渠道商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两大阵营,心态微妙
  两种不同的做法,体现了家电企业微妙的不同心态:以海尔、西门子为代表的阵营,目前已经全线提价。提价幅度在5%~10%左右。西门子北京办事处区域经理王伟庆告诉记者:“目前价格全线提升5%左右,在所有的家电连锁卖场已经统一提价完毕。并且主要是通过一些新品的推出来完成提价。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金属、油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导致近年家电产品平均价格都在涨,通过推出一些新品,也能够使厂家可以集中资源进行促销。”
  但是大多数家电厂商还是采取观望的态度。美的集团渠道拓展经理游爱军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涨价迹象,上游压力还没有明显地返回终端,这要看竞争的情况。一般涨价会根据新品上市而到来,原有的产品不可能涨价,只能降价。
  “目前还没有接到要提价的通知。”三星电子中国区产品营销经理李明旭告诉记者,彩电市场竞争很激烈,产品消化有压力。在去年彩电价格上涨,只是在32英寸平板电视的价格上有所调整。
  处于强势位势的家电连锁商也表示出了对涨价的不支持态度。苏宁电器冰洗事业部总经理刘鹏告诉记者,他们在与厂商沟通时,也不鼓励提价。不过部分商品调价也是受定位影响,有的品牌只是结构性调整价格,其部分型号价格还会下降。目前,苏宁也会继续观察这些调价商品的销售情况。
  国美更是明确表明了反对涨价的态度。国美电器品牌管理中心总监何阳青告诉记者:“国美经营的产品没有涨价的说法,近期也不会涨价。”他表示,价格是由市场和消费者决定的。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国美的家电商品不仅没有涨价,甚至还有一些紧急降价的行动。何阳青表示,由于有国美的存在,家电产品的价格上涨的幅度一直很小。
  究竟涨不涨,还要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者早已习惯并接受家电价格的下调。在2006年,空调厂家从年初就一直喊涨,最终没有涨上去。”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告诉记者,目前大连锁的态度是反对的,大多数厂商还是不敢贸然提涨,预料大部分厂商会采取隐性涨价的方式——推出新品。调高定价,以释放一些成本压力。


家电上下游应对“涨”势
  实际上,家电生产厂商的日子很不好过。成本压力正日日逼近。“今年铁矿石涨幅约65%,通过炼铁和压缩机制造几个环节消化成本压力,到整机厂家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提高了10%,而由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人力成本的压力提高了12%。”刘步尘告诉记者。
  一些厂商告诉记者,由于银根紧缩,也对供应商的账期要求更为苛刻,从以前的60~90天,压缩到49天。而大连锁商的赊销情况却更严重,上游的原材料也要求必须支付资金,以前大单可以用票据支付的情况,如今也不允许了。“白电类产品如空调,一年的周转率也只有5次,资金周转率的下降,直接影响收益来源。”美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于一些家电厂商的生产压力确实比较大。但是,硬币总是有正反两面。美的有关人士认为,实际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不同厂商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型企业及整个行业未尝不是件好事。在恶劣环境下,一些小企业的压力会更大,面临着整合。2006年,国内还有几千家电磁炉厂家,而到了2007年,由于市场饱和度提高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了一批小厂最终退出市场。
  实际上,大型厂家的原材料成本也许有一些转嫁的办法。美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大型厂家可以通过大型采购,或是购买期货,来降低采购成本。美的也在联合几个事业部进行统一集团采购,并长期与宝钢、攀钢、武钢等大厂商合作,还进行期货交易,以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企业还从工厂制造等环节,通过内部管理压缩成本。
  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给生产厂家带来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天然气和电的价格上涨,也给终端的销售带来明显压力。去年,由于电价上涨,直接对电磁炉等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造成了打击。
  同样,面对厂商的涨价行动,零售商为了不影响销售。也是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平衡。刘鹏告诉记者:“苏宁的采购储备量比较大,目前仍有30亿元协议采购商品,因此短期内商品价格不会上调。苏宁还将采取一些平抑价格的措施,如启动随后3个小黄金周整体促销。利用即将在多个重点城市集中新开的门店,加大促销力度。而一些包销定制机型的价格还会比普通市场价格低15%左右。另外,苏宁一直在推行的家电下乡计划,也会下调部分冰箱等家电产品的价格。
  通胀下的新商企关系,刘步尘认为会更加紧张。由于成本的上涨,家电厂商涨价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控制零售终端的大连锁企业也态度明确,稳定价格,反对涨价。
  “其实,调价关系零售商利益的是返点率。”刘步尘告诉记者,零售商通常是根据某种商品的总销量返点获利。一旦价格提高,影响了商品的整体销量,会直接影响到零售商的收益。因此,商品价格变化关系到零售商的直接利益,如果一些厂商执意调价,也许零售商会提出增加返点率的要求。王伟庆表示,零售商的返点率与西门子的价格体系无关。不过,关于调价后的商品返点率,他们还在与零售商进一步谈判中。


阅读助手                                 
  肥尾现象密度函数的一种解释,是由于信息的成堆出现而产生,因而引起价格的巨大波动。这一函数正暗合着中国企业面临的现状。长期以来,中国的土地成本、环境成本都被低估,这些低成本让中国产品取得了国际贸易优势,也因为为发达国家提供廉价商品,而抑制了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随着国际原料的涨价和以往被低估的价值重新定价,这样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土地、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等这些资源都日渐紧缺,从而启动了成本不断攀升的马达。中国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也面临着转型还是死亡的挑战。所有的不利因素在2008年的春暖花开时节集中显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肥尾函数,共同把企业带入“冬季”。

(来自:中国经营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