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作客新浪聊天实录(中)

(2006-03-09 15:36:55)
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作客新浪聊天实录

3月7日,中国经营报社总编辑李佩钰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主持人:刚才李总谈到在工作中淡化女性的色彩,在聊天预告挂出来以后,很多网友积极问问题,有位网友问李总编怎样控制你的男下属呢?

  李佩钰:用“控制”这两个字我觉得太伤男下属的心了。但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当你的属下有一个高层男性的话,能否接受你的情绪化的批评或者非情绪化的批评,以及平常的指手划脚,我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我怎么处理呢?第一原则还是别太把自己当女人了,因为工作当中不存在女人特别的东西,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为工作,所以不要有心理障碍,认为我是女人,他是男人,我跟他说话要注意,那就太累了,就是大家是一样的,我没有把自己当女人,没有把他当男人,说要小心的跟他说话,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也是我工作的一个技巧,我认为管理男员工也好,或者跟男员工合作也好,女人有一个优势是可以用的,有时候可以适当表现出你的弱者姿态,比如需要让男同志们多发挥的时候,你一定要给他更多自尊心的满足,甚至多听他们的意见,而不是更多的去布置,然后多表扬,甚至用崇拜的语气表扬男同志,我觉得这样会比较好。当然了,女性管理者有时候的弱点是情绪化,甚至我认为情绪化也是一个武器,因为一个女性管理者,你非常理性地批评男下属的时候,他往往接受不了,认为是自尊心的打击。你在情绪化批评的时候,他心理也知道了,但他会认为我原谅你,你是女人,你是情绪化,我不跟你计较,但最后目的会达到的。

  主持人:李总透露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网友问,作为三大财经媒体之一,中国经营报有它的独特之处,比如历史最长,21年,资讯产品最多,有《商学院》杂志,还有即将创刊的《职场》杂志,以及企业竞争力研究体系,还有三家之中唯一的女总编,但我们看到的都是很表面很明显的特点,李总,你认为中国经营报社最独特的地方在什么?

  李佩钰:刚才说我们的特点是三家之中唯一的女总编,我觉得不是优点,是弱点。最独特的地方在哪呢?我考虑为:第一是中国经营报的企业文化,今年在中国经营报选择了一位常务总编来主持经营报的工作,包括《职场》,我今年比较超脱一点,负责中国经营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报社一直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很重的一个缓解做,我们过去是被动的、自然的,后来我们是主动的在创建企业文化。我认为毕竟有20年的传统了,我们有资格说形成我们特有的、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观念,所以形成中国经营报特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第二点就是人才结构。中国经营报21年来,基本上都是报社自己培养干部,外来高层干部几乎没有,不是几乎没有,而是绝对没有。过去我认为这可能是一方面的弱点,认为中国经营报不能融合外面一些东西,最近几年看来,特别是看到《基业常青》这本书后,许多著名企业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因为干部都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无论是普遍编辑记者培养,还是中层干部,还是高层干部的培养,包括我们今年实行的高层干部的团队新老交替的举措,都是自发形成的。由于中国经营报文化建设形成了稳定的中层干部干劲,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对中国经营报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是比较强的。

  第三点,中国经营报的特点和其他相比,我们各方利益的一致性。因为各方利益的一致性,各方利益就是所谓主办单位、中国经营报社的管理层,还有中国经营报社的普通员工的各方利益是一致的。因为各方利益一致,形成了决策程序的简单,包括我们从报社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到我们具体的执行层面的这些东西,决策层面都很简单,战略制定都是我们这些人在主导,这一点确实得益于主办单位比较开明的管理方式,他们跟我们共同的利益不是说要通过中国经营报达到什么其他的目的,大家都希望把中国经营报和整个报系的几张媒体做好,做出一定的社会影响。当然,也获取部分的经济收益,这种经济收益也不是说主办单位要谋求什么回报,反而是投入到中国经营报的发展当中。

  主持人:大家知道中国经营报是中国三大财经媒体当中历史最长的,在1月5日中国经营报也渡过21岁的生日,21岁的企业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讲,很重要的问题是创新,尤其对新闻机构的创新更为重要,请问李总,你对这个问题有如何看法?中国经营报怎样在保持历史风格和在创新当中追求平衡呢?

  李佩钰:这个话题,两三年当来,在很多场合别人都问过我。中国经营报创刊1985年,在96年改版一直到2001年之前,没有其他的财经媒体和我们形成明显的竞争关系。2001年以后出现新的财经媒体,这几年财经媒体也是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时候我们的确面临着竞争压力。同时,很多人也就在担心中国经营报顶得住顶不住,我们赶上创新发展时代的要求以及和新锐媒体的竞争。首先,一个媒体的历史长并不是因为它就不年轻了,我认为反而是好的东西。你有很长的历史,才有可能说你有积淀,才成功了,短时期内成功了,并不意味着就成功了。面对这么一张老媒体,的确面临着创新的问题,我们把握几点,我也认为我们做到了。我们把握三点,第一点是学习,第二点是开拓,第三点叫守住本份。第一点所谓学习,我们跟新生的媒体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也向国外先进的媒体学到很多东西,我们也从历史学到很多东西。第二是开拓,要不断地否定自己,向别人学了以后,我们也要产生新的想法,我们要做新的东西。其实中国经营报这两年确定战略要做办刊出版集团以后就一步一步往前走,两年以前创刊的是《商学院》杂志,过两天要创刊《职场》这个杂志,我们往期刊进军,锁定经济领域办刊出版的一个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也在开拓。第三是守住本份,我在两年以前在全体报社大会就说了,我们在看到新的东西,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够做好什么,我们本身的本份是什么东西,我认为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包括读者定位以及版式设计,我认为应该有的东西要保持住,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