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EQ:从聪明走向成功
101条从聪明走向成功的方法,如何与令人头痛的老板接触,大公司HR总监和新鲜职场人士现身说法,李开复专栏,巴特勒专栏,同样的话题和挑战,不一样的工作智慧和碰撞……
一本由中国经营报社出品,定位于服务80年代出生的职业人以及即将展翅高飞的职业人的新刊物-《职场/staffers》,乘着春日阳光的翅膀,于2006年3月8日创刊了。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300万,大大超过美国的130万,其中工程类大学毕业生60万,而美国只有7万,但据麦肯锡的有关报告,只有10%不到的中国大学毕业生,适合在外企中担任管理和专业职位。与欧美的工程类大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被认为缺乏参与这些项目或者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对于许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找工作的压力甚至大于工作本身。
面对严峻的竞争,我们一览无余的是职场无限风光背后隐藏的危机和杀气。抑郁、压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则在“职业症候群”中流行。可以说,对于那些“80后”的中国大学生来说,他们走上理想工作岗位最需要的是提升工作技能和工作“情商”。“情商”一词出现于1995年,是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社会对应物,也是近年来衡量心理健康程度的新概念。 情商是复杂的,包含了挖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拥有高情商的人在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方面的情绪控制能力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成功机会。拥有职场高情商更是从“聪明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在激烈的竞争中,职场也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这里早已不是赤裸裸的劳动力交易的“市场”,职业人之间的关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当职业融合了志向和兴趣的因素之后,诞生了“职场情商”这一新兴概念,职业空间也因为职场情商的加入而变得越发人性化起来。职业活动、职业经历、职业文化成为职场人关注的新新话题,职业人开始重视职业规划、开始寻求自我管理的快乐工作之道、开始塑造健康的职业理念;开始期待实现自我价值。在这个充满竞争之美的地方,拥有职场高情商的职业人方能躲避来自外界和自身的暗礁低谷,做到游刃有余,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