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秘密图纸》正在广东省开平市进行拍摄。
开平市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全市68万多人口,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达75万多人,分布在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归侨,侨眷和港澳同胞家属约占在家人口的8成。开平之所以成为侨乡,不能不说是旧中国苦难深重的产物。旧中国开平劳苦农民的脖子上架着“三把刀”:地租,税收,坐监牢。在家无田耕种,走投无路的农民,只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当时他们并不存在发洋财的奢想,只是渴望在海外渡过一段艰苦的岁月,攒上点钱寄回去养家。


摄影:肖兵
开平的闻明之处还在于他的“碉楼及村落”于2007年被入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专家认为,开平碉楼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内涵--它是100多年前华侨文化的历史遗存。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逢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就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更为颓败,匪患更为猖獗。1912至1930年间,开平较大的匪劫事件约有71宗,杀人百余,掳耕牛210余头。1922年12月,众匪伙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截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时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也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修建碉楼。后来,一些华侨为了家眷安全,财产不受损失,在回乡建新屋时,纷纷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宇。这样,碉楼林立渐渐成为侨乡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塔楼顶部,有中国式屋顶,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屋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它是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