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
三十条车辐集中在一个车毂上,有了毂中间的空洞,才发挥车的作用。器皿的作用在它有了空处。房屋的作用在它有了空间。有带来的便利,全靠无的作用。
十二章
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品,使人口伤;追逐猎物,使人心发狂;难得物品,引起偷和抢。因此圣人只为肚子吃饱,不为看着好看。所以吃比看更重要。
十三章
患得患失以至于惊恐,把患得患失像生命一样看重。什么叫做患得患失以至于惊恐?虚荣心本来就卑下,得到它,为之惊喜,失去它为之惊惧,这就叫做患得患失以至于惊恐。
什么叫做把大患像生命一样看重?我所以有患得患失毛病,由于遇事总是考虑自己,若不考虑自己,我还有什么忧患呢?所以只有把身体看的比天下重要的人,才可寄以天下的重任,只有珍爱自己,对天下也不患得患失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任托付给他。
十四章
看不见叫微,听不到叫希,摸不着叫夷。这三样加在一起,也叫一。它的特点是,说亮不亮,说暗不暗,绵绵不绝,不知其名,回到无形无象的状态。恍恍惚惚。从对面看不见它的首,从后面看不见它的尾。用今天的道,来治理今天的世界,可以借鉴古代的经验,这就是道的规律。道是贯穿古今的一个整体。
十五章
古时有道的人,真是妙不可言,深不可测,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勉强加以描述:战战兢兢,好像冬天涉水过河,如履薄冰;犹犹豫豫,好像害怕邻国入侵;恭恭敬敬,好像对待贵宾;流动洒脱,好像春冰将融;敦厚持重,好像未经雕琢的扑木;空空荡荡,好像深山幽谷;混混沌沌,好像大海包容江河细流。
谁能使浑浊停止?安静能使它澄清。谁能安定而长久?变动会慢慢的打破安静。有道的人不求满盈。正因为不求满盈,看似保守,但能不断取得成功。
十六章
使自己心灵虚寂,保持清静。万物纷繵呈现,我观其循环往复。事物变化纷繁,各自回到出发点。回到出发点,叫做静,也叫做复归使命,这是事物变化的常理,知道常理才能心明眼亮。不遵守常理,而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
知道常理,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担当首领,担当首领,才能肩负芸芸众生的天命,肩负着芸芸众生,就是道,合乎道,才能长久,一辈子都没有危险。
十七章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有它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们亲近它、称赞它,更次的统治者,人们畏惧它,最次的统治者,人们轻蔑它,不值得信任,才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啊。最佳状态是很少放号施令,不但把事情办成了,百姓还说:“我们就是这样的".
十八章
大道被废弃,才讲仁义。智慧出现,才有大的虚假。家不和,才讲孝慈。国家陷入混乱,才大讲忠信。
十九章
断绝聪明和智慧,百姓会获利百倍。抛弃了仁义道德,百姓重新回到孝慈。不用巧和利,盗贼才能消迹。这三条,作为论述是不够用的,所以要归纳一下子那就是: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内无私心,外无所求。
二十章
无知无欲、不学习就无忧虑,应诺与斥呵,其实差不多。美丽和丑陋,也相去不远。别人所畏惧的也不能不畏惧,自古以来这种风气还尚未结束啊!众人热闹乐和,好像参加盛大的宴席,游山玩水寻开心。唯独我淡淡的无动于衷,好像不会笑的婴儿,疲倦地好像无家可归!
大家都物质生活丰足有余,而我却处处不足。我只有愚笨的心肠,迷迷糊糊地!人们都明明白白,我却糊里糊涂。人们精明能干,我独自闷闷不乐。浩瀚啊,好像茫茫大海,无涯啊,好像风无止境。众人都聪明能干,唯独我顽皮无能。我和人家不一样,只顾吃道母的奶,这是根本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