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忍耐之年,也是拼搏之年。站在告别2022年的终点线上,心静如水,没有一丝丝留恋。努力发声的尝试,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如果不尝试,就一定没有改变。忍耐的基础已然消失,无须再忍!放手一搏!
股票市场
昨天是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沪指涨0.51%,深成指涨0.18%,创业板指跌0.11%。沪深市场全年主要股指均收跌,其中沪指全年下跌15.13%,收盘3089.26点,年内最高点3651.89点,最低点2863.65点,为主要股指中跌幅最小指数;沪深300指数全年下跌21.63%;上证50指数全年下跌19.52%;深成指全年下跌25.85%,科创50指数全年下跌31.35%,跌幅居首,创业板指全年下跌975点,跌幅29.37%。去年《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博文猜中了“高点在上半年出现”这个“开头”,沪指年内运行高、低点均低于预计。本人股票市场操作,亦如判断错误:一季度高点没有第一时间离场,招致损失;四季度错误判断反弹行情级别,成功的抢反弹变为败局。全年投资损失略低于沪指15.13%下跌幅度。
期货市场
今年继续在期货市场休养生息。年底进行了试探性小仓位恢复性操作,效果不理想。亏损可以忽略不计。
市场特点
上市公司数量方面,则从去年年末的4697家上升为今年的5073家。2022年是“退市新规”实行的第二年,截至12月30日,共有46家A股公司被实施摘牌退市,去年则仅有20家。
东财数据显示,2022年北向资金净流入900.20亿元,为2021年全年净流入额的20%左右,是A股市场上外资表现较弱的一年。其中,沪股通净流入940.04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9.85亿元。
随着沪深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北向资金和外资在市场所占份额逐步增加,市场话语权也同步提高,投资的专业属性愈来愈强,个股、板块走势与指数走势严重分化甚至背离已成为市场常态。深入研究、判断沪深两市及大宗商品市场长期趋势与阶段性趋势的“阶段级别属性”和“阶段转折点”的判断能力,是2023年重点研究的课题。
2023年展望
沪深两市各大指数均在月线级别下降趋势中运行,区别只是下行速率不同。市场总体运行在下降通道中轨附近。预计2023年沪指将再探2850点一线,极限低点2750点一线。3250点至3300点一线是强阻力区域。向上突破则月线级别下降趋势结束。沪指可看高3450点一线。预计2023年沪指收阳十字星。
操作计划
重仓波段操作。放手一搏!力争额外收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