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阳何家那些事:我的家人我的家

(2015-07-30 10:49:47)
标签:

生活记录

温馨记忆

邵阳何家那些事

我的家人我的家

情感

分类: 邵阳何家那些事
有资料说,何姓是一个大姓,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里前居第十八位,人口占全国汉族人口百分之一点二。

在我的印象中,何姓是个小姓。亲戚,同学,朋友和客户中,何姓少之又少,曾经非常羡慕妒忌恨我身边那些姓王姓张姓赵姓李的朋友,他们不论走到哪里总是能碰见自己的家门。

邵阳何家那些事:我的家人我的家
也正是因为碰见的何姓人少,所以每次当接过客户的名片或听介绍姓何时候,我的眼睛会突然放光,异样的光,如果这时握着对方的手,会紧紧握住半天忘了松开,非常非常之亲切,宛若电影镜头中的地下党员“终于找到了组织”的感觉。

我只知道生我养我的那个湘南小村,金盆湾,基本上都是何家人。孩提的记忆中,有老爷爷,爷爷,伯伯,叔叔,还有我同辈的兄弟姐妹,户数不多,人口很少,而且大部分都是五代之内的何家亲人。

好多年前,父亲送了我一套十几本的线装何家宗谱。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了好些日子,终于明白了邵阳何家遍布于湖南邵阳好几个区县,着着实实是一个大家族。

也许是因为远离故乡也许是由于从来就没有间断的忙碌, 很少或基本上没有关心过家族的事情,只是每年清明节前,接到父亲或村里族老的电话,按照他们的吩咐,汇去一份“挂亲”的份子钱,仅此而已。

邵阳何家那些事:我的家人我的家
如果不是今年的清明节祭祖,如果不是因为亲眼目睹祖先坟茔的“荆棘丛生”和“破败难堪”, 如果不是与汉清叔和忠弟一时兴起的“心血来潮”倡议复修祖先墓, 我也许这一辈子不会卷入邵阳何家的宗亲事务,亦可能一辈子不会结识邵阳何氏这么多的家人,也不会感受到“邵阳何氏”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邵阳何家那些事:我的家人我的家
汉清叔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何家宗亲,当时的邵阳何氏宗亲会副会长,因为来京邀请宗亲参加宗亲会成立大会而相识。由最初的礼貌客气,到后来的心有灵犀,纯属源于汉清叔对家族事业的那份执着那份热心和我们这些异乡游子对何家这个大家庭的归属感。尽管叔侄相称,但我记住了老叔的那句“少叔如兄弟”名言,在心目中他成了我尊敬而佩服的“兄长”。

我一直使用微信,但很少或几乎不参加任何群聊。即使碍于朋友的邀请情面入群,但都是设置在“免干扰状态”, 不是“潜水”而是根本就没有“下水”。 但自从被邀请到小梅妹妹所建的宗亲群和现在的“以何为贵 以源为尊 以善为本”的宗亲群,也许是由于天然的血脉亲情,也许是因为这里有着“家”的温馨,不善言辞的我竟然成了“家”中的活跃分子,也因此结识了吉秀,彩莲,淑新和旭等“姑姑”,佐富,忠和阿庆等“叔叔”,如球,阿忠,经波,志峰,晋兴,文明,潮旺等“兄弟”,菊艳,小梅,玲玲等“妹妹“,还有叫我“叔叔”和“爷爷”的中二,吉祥,金津,可可等见过面和未见面的家人。

邵阳何家那些事:我的家人我的家

曾经微信群里观看了家人们去如球兄弟家看望老母亲和去金盆湾看望我父母的“实况转播“,其场面温馨感人,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我热泪盈眶。

昨天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家人和我父母的合影并取名“我的家人我的家”,并用一句曾经非常流行的萌语留言:有你的感觉真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