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的明城墙,北京老人的一点“念想”
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北京明城墙明城墙遗址公园 |
分类: 边走边拍 |
数朝古都的北京,原来是有城墙的,而且是道古老的城墙。成吉思汗的子孙定都这座古城之后,大兴土木,筑墙造城。后来,从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同志开始,朱家子子孙孙,借用的借用改造的改造,修建成了一道全长二十四公里的“明城墙”。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城墙的去留之争,外人未必清楚,但圈内确实是“针锋相对”。有的人说“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现今已完全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并正在日益阻碍和限制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而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同志认为北京城墙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应该保留并且断言“如果拆掉北京城墙,五十年后一定要后悔!”
北京城墙去留之争的结果不言而喻,因为今天古老的城墙消失得无影无踪,换成了今天的“二环路”。
梁思成老先生的预言是准确的,北京确实“后悔”了而且估计没有到“五十年”就已经“后悔”。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也许是当年拆迁工程指挥人员的“渎职”,也许是工人同志们的“偷懒”,也许是个别“坏人”对“新中国建设”的“蓄意破坏”,反正“崇文门”,“东便门”至“建国门”一带遗留下来了一段不到两公里的“明城墙”,总算给当年目睹过城墙恢宏气势的北京老人留下点“念想”,给没有来过北京的游客留下点“臆想”的源头。
《整修明城墙遗址记》
明城墙遗址,已经成为今天北京城的标志
东便门至崇文门明城墙遗址,是北京城内仅存的两处明城墙之一
这段城墙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
城墙每隔几十米为一个“墩台”,俗称“马面”。这是这段城墙最大的一座墩台
城墙遗址的修复,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古朴原始的风貌
凹凸不平的城墙承载着几百年来的历史痕迹,见证了几百年得历史变迁
斑驳的墙影,凄美的残垣,宛若在叙述着一个个深邃的故事
城墙上的工人宛若在“望墙兴叹”
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确实是这段城墙的“守望者”
明城墙遗址公园保留了200多棵古树前一篇:《一见不钟情》片场的“一见钟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