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苏丹之行喀土穆印象 |
分类: 边走边拍 |
第一次非洲,第一次苏丹,第一次喀土穆,这是一片对我来说百分之百陌生的土地。
凌晨四点飞机着陆于苏丹首都喀土穆国际机场,机场的航站楼不是很大,其规模可能还不及北京首都机场的一号航站楼。尽管已经预先办好了苏丹的入境签证,但又是排队又是交钱又是等文件,取到行李走出机场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个来小时。第一印象,苏丹朋友办事效率低,机场现代化水平不高。
走出机场,GNPOC(大尼罗石油作业公司)的司机已经在等候并发给我们准备好的临时通行证。没有国内机场的机场高速,没有绿化带,更没有国内城市的彻夜灯光,凸凹不平,曲曲弯弯,黑黑乎乎,街道两旁全是破旧不堪的平房,潇潇戏说我们回到了湖南老家的九公桥镇。第二印象,喀土穆让时光穿梭到了上个世纪中国的六七十年代。
GNPOC安排我们住在当年美国人留下的REGENCY酒店。简单冲洗之后天已经蒙蒙亮,毫无睡意的我独自下楼,沿着酒店附近的街道溜达。
东边露出了朝霞,夜幕升起后的喀土穆街道更加显得原始和破旧,处处弥漫着“苏丹”,黑人之土地,的异域味道。街道边的早点铺已经开张,肤色比我还黑的苏丹朋友有的围着小桌吃早点,有的坐在地上吃。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回的露宿者遍布街头,有老人,有中年人,也有小孩,有的还在乎乎大睡有的已经睡眼惺忪。街头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垃圾,清晨的空气夹带着各种各样的臭臭的味道,苍蝇扑面而来亦挥之不去。第三印象,喀土穆确实有那么点“脏乱差”。
亮亮和司机约好,早上十点来接我们去开会。早上九点半开始,十点半,十一点半,十二点半,没有见到司机的身影,我们由开始的新鲜,耐心,不耐心到最后的失望,最后还是亮亮找来了一辆出租车。第四印象,苏丹的朋友好像不那么守时。
午时的喀土穆,太阳毒的不能再毒,晒在皮肤上焦灼难忍,难怪苏丹的朋友男男女女都是长袍裹身。气温高的不能再高,出租车司机朋友告知,气温高达五十多摄氏度。奇怪的是,这么热的天气,喀土穆的出租车竟然都没有空调。第五印象,喀土穆,名副其实的热。
出租车司机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说的一口流利的英文,因为苏丹早年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交往甚多老年人都会英文年轻人反而会的不多。穿梭于喀土穆城区的途中,老人不断地给我们介绍城里的一些有名的建筑和景点,“卡扎菲蛋”,“总统府”,“蓝尼罗河”,“白尼罗河”...,最后把我们送到高耸入云的GNPOC大楼前。第六印象,喀土穆反差太大,好的极好,差的极差。
苏丹朋友很热情也很友好,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你微笑致意,他肯定微笑致意,你不微笑致意,他也肯定冲你微笑致意,并且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我跟亮亮学了一句问候的话,“安萨拉姆里空”,如果你主动说一句,后面接着又是拥抱又是寒暄,好几分钟才能结束。听不懂?没关系,你就也傻乎乎地露出洁白的牙齿微笑,让苏丹“蹂躏”一会就是了,这是我的第七印象。
后一篇:苏丹,第一次坐直升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