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未见打糍粑

(2014-02-10 08:40:41)
标签:

边走边拍

生活记录

温馨记忆

2014春节日记

腊月二十八

分类: 边走边拍
腊月二十八早晨,回到了金盆湾,这个生我养我的湘南小村。妈妈在炉旁烤火,气色好了许多,行动也比上次见到自如,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了那么大的思想压力。爸爸不在家,感冒到镇上的医院输液去了。

曾经写过一篇老家农村的年俗文章《春节@金盆湾》,按照金盆湾的习俗,腊月二十八应该是家家打糍粑的日子。也许是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不再稀罕哪口米香的糍粑味道,没有见到往常年份家家打糍粑的热闹场面。爸爸给我烤了两个不知道是自己家做的还是别人家送的糍粑,加点白糖,总算找回来一点孩时的感觉。

妈妈说,家里的电视机坏过,花了几百块钱找人修过还是不好用。那电视机是爸爸妈妈刚搬进新房子时买的,已经也有五六年了。听话听音,立即去了一趟九公桥镇上的电器商店和家具店,给爸爸妈妈换了一台四十六寸的平板电视,一套拐角沙发,一套电视柜。妈妈嘴上批评花钱太多,心里其实还是很高兴。

腊月二十八的九公桥镇,跟北京的庙会差不多,热闹十足,年味倍浓。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猪羊牛狗肉的,摊位都摆到了公路中间去了,幸亏有警察还有义务执勤的居民,否则过往的汽车只能看着他们干瞪眼,年前吵架毕竟不吉利。

我拿着相机熙熙攘攘的年货市场逛了一圈,没有敢拍什么照片。毕竟离家多年,没有几个人认识我,怕被误以为是工商局和城管的探子挨顿揍,要知道邵阳人一直以彪悍和霸蛮而著称。只好匆匆离开市场到我就读过的“九公桥完小”和“邵阳县三中”校园周围瞎溜达。

我是在“九公桥完小”正式读的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是妈妈年轻时认的一个姐妹。“九公桥完小”的邻居就是“邵阳县三中”,曾经在这里读完了初高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的小学现在升级为“九公桥中学”,而当年赫赫有名的“邵阳县三中”已经颓废为“九公桥镇幼儿园”。

大过年的,也许不应该想这些,但确实想了,半个世纪不到,我成了一个没有一个母校的人。“九公桥完小“虽在,但时过校非;“邵阳县三中”校园犹存,但已经是孙子辈的园地;曾经五年的“余津小学”,早已经成了人家的宅基地,没有了踪影;好不容易上个大学“江汉石油学院”,也改成了“长江大学”,听说已经由荆州迁到了武汉。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时代变迁。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年味十足的九公桥镇商铺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购买年货的大叔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邵阳县三中”旁边的小溪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小溪里洗荸荠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田野里的羊羔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哺乳的时刻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母子共餐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购买年货回家的居民

2014春节日记:腊月二十八, <wbr>未见打糍粑给小狗喂“鸡把子”的小女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