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2013-12-20 12:49:37)
标签:

边走边拍

生活记录

温馨记忆

英国伦敦金融区

金丝雀码头

分类: 边走边拍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伦敦,作为一国之都,比西安年轻少许但比北京的岁数要大很多,绝对可以堪称“历史文化名城”。古老的伦敦,古老的建筑,古老的街道,比比皆是,很难见到纽约,上海这些年轻城市的现代化摩天大楼和高楼大厦群聚一堂的“CBD”。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很难见到并不等于没有。伦敦东部有一个地方叫“金丝雀码头” (CANARY WHARF)就相当于古老伦敦之“CBD”。因为潇潇学校的伦敦校区也是潇潇最后一年上学的地方,所以得以机会走近这片“CBD”地区,并且前后在这里住了五个晚上。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不知道金丝雀码头所处的这个小半岛长的像条狗还是这里原来养过狗,有了一个怪怪的名字“狗岛”,音译的名字稍微好听也文雅一些,“道格斯岛”。金丝雀码头就坐落于“狗岛”的陶尔哈姆莱茨区(TOWER HAMLETS),位于古老的西印度码头(WEST INDIA DOCKS)和多克兰区(DOCKLANDS)。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今天的金丝雀码头已经不再是码头,昔日的码头已经成了历史博物馆和公园,而是摇身一变成为英国和伦敦的重要金融区。潇潇也许在这里待过一个年,对这个地方有偏爱,说话更忽悠, 成了”欧洲最大的金融区,没有之一”。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但金丝雀码头确实曾经是个码头,而且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码头也是不争的事实。当年的大英帝国何其辉煌,在那航空和陆运不太发达的年代这里没有办法不忙,估计从中国强抢硬要的中国国宝和普通的陶瓷丝绸商品都是从这里上的岸。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大英帝国的日落西山,金丝雀码头的经营状况亦每况愈下苟延残喘,到了八十年代就彻底气数已尽。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好是那位金色头发气质高雅而气势逼人的撒切尔夫人执政,率领伦敦市政府成立了码头区开发公司,开始全面改造这一地区,并承包给了一家加拿大开发公司,欲将昔日的码头打造成一个新的金融区。 今天的金丝雀码头有一个冠名“加拿大“的广场”和“加拿大水”的地铁站,估计和这家加拿大开发商不无关系。可惜的是老潘石屹同志那时没有去投标,要不名字就该是”中国广场“和”中国水“了。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尽管撒切尔夫人的想法很好,伦敦政府的同志也非常卖力,而且项目也是个好项目,但中国有句俗话叫”好事多磨“,这点也在金丝雀码头改造工程项目上得到了彻底的验证。经济萧条,人民反对,房地产市场低落,承包商倒闭和易手,最后好不容易恢复到了今天的顶峰状态。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改造后的金丝雀码头高楼林立,据说英国最高的三栋摩天大楼均坐落于此,第一加拿大广场(ONE CANADA SQUARE) 亦称“金丝雀码头塔” (CANARY WHARF TOWER), 第八加拿大广场(8 CANADA SQUARE)亦称“汇丰银行塔” (HSBC TOWER)和花旗集团中心(CITIGROUP CENTRE)。

冬日英国之旅:伦敦之“CBD”
今天的金丝雀码头,拥有一百三十万平方米的办公和商铺面积,容纳了九万多的工作人员,成了世界和欧洲各大银行,公司,媒体和教育机构的总部,就连潇潇他们学校的商学院也在这里赶忙争了一席之地。所以细细品味,潇潇的那句忽悠话也不算忽悠,靠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