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源昇号”, 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2013-07-19 11:32:46)
标签:

边走边拍

生活记录

温馨记忆

北京前门

二锅头文化

分类: 边走边拍
不馋酒,不喝酒,天生就对酒有着一种恐惧感的我,竟然贸然想写一篇有关北京“二锅头”酒的博客文章,纯缘于前日漫无目的地行走于前门步行街而偶然走入北京的一家老字号“源昇号”。

“源昇号”,位于大栅栏街道粮食店街,是清代“源升号”的旧址,亦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今天,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将“源昇号”旧址辟为企业自办的二锅头酒博物馆,供游客免费游览参观。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源昇号”,一座青灰色的三层小楼,门口右边悬挂着一块金底红字的牌匾“红星二锅头鼻祖,红星二锅头宗师,红星国粹二锅头”。两尊石狮蹲守在石级台阶的门口两边。门口两边各有一组真人大小的铜像雕塑,一边是伙计们热火朝天的酿酒场面,一边是酒客们猜拳行令的快乐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前店后场的老北京酒坊的模样。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走进“源昇号”的大门,迎面就是“源昇号”的创始人和“二锅头”的发明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赵氏三兄弟”笑容可掬的半身铜像。着实在“赵氏三兄弟”的铜像前端详了他们三人半天,我怎么忍都没有忍住,还是联想到了最近看过的两部电视连续剧《乱世三义》中的三“义”拜把弟兄和《火线三兄弟》中的“三林”同胞手足,我敢肯定“赵氏三兄弟”的铜像后面隐藏着同样精彩的爱恨情仇的传奇故事。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出生于“尧都”山西临汾。我估摸着这三兄弟的爷爷或者父亲应该肯定读过孔子和董仲舒等人的圣贤书,如果他们的妈妈再生两个儿子那就“仁义礼智信”都齐活了。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自古山西出美酒,其中以“杏花村”的“汾酒”最有名,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而汾酒的历史就四千多年。晚唐诗人杜牧顺口哼了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弄的今天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山西是个白酒之乡。无从考究“赵氏三兄弟”是否在“杏花村”打过工而练就了一身好的调酒技艺,反正清朝康熙年间,赵氏三兄弟“北漂”来到了京城。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北京原本不产酒,有人考证说北京白酒起源于元代,距今亦就八百余年的历史,而且酒业一直很低调没有出过“闻名全国”的好酒。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康熙皇帝整出了半个“盛世”,繁华的京城诺多的北京爷们翘首等着喝酒,京城酒坊也如雨后春笋,“灶火如屋,突烟腾上,数里外皆见之”。

俗话说“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赵氏三兄弟“北漂”的确实是时候,而且还整出了个“技术创新”(今天已经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曰“掐头去尾取中段的蒸馏工艺”,创办了北京的老商号“源昇号”,成就了今天北京大名鼎鼎的“二锅头”。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源昇号”的烧酒酒质香醇,可达六十九度,供不应求,京城爷们品饮二锅头成风。后来,有清朝徐水县令吴延祁同志也学着杜牧同志的口吻吟唱赞曰 “自古才人千载恨,至今甘醴二锅头”,只是名气没有杜牧那么大,没能成为“中国好声音”。

赵氏三兄弟和“源昇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很多“山寨版”的二锅头也幸运而生,但品质不一。据说最正宗的“技术创新”密不外传,“源昇号”采用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继承。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赵氏三兄弟不亏为神人,也许是“源昇号”带来了足够的利润,也许是看好了另外一个产品市场的广阔天地,后来转让了好好的“源昇号”,有人说开创有人说接手了另外一个北京赫赫有名的老字号“六必居”,并把“源昇号”的公司理念带到了新的公司“黍稻必齐,曲种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成了争论不休的“六必”来历之一的谜团。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一九四九年一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央政府和北京市政府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工业化酿酒厂,华北酒业专卖公司实验厂,将“源昇号”和其他字号的的能工巧匠汇集其麾下,五月组建并改名为“红星酒厂”。为给新中国开国大典献上自己的礼物,苦干加巧干四个多月,生产出第一批以高粱做原料的二十点五吨的“建国献礼酒”。

“源昇号”, <wbr>中国第一瓶二锅头酒诞生地
今天的北京“二锅头”还保留有两个主要字号,“红星”和“牛栏山”,北京爷们都分别称之为“红二”和“牛二”。还有一种一百毫升的小瓶装“二锅头”,人称“小二”。“红”“牛”之争如火如荼,谁之正宗?谁之醇香? 老百姓说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是张铁林说了算,也不是王刚说了算,是老百姓说了算!

走出“源昇号”好远,我回头一望,那门口的雕塑哥们还一动不动地站在门口,一手端着酒杯,一手竖着大拇指哥,有点“二过头”的感觉, 仿佛对每个从身边走过的行人称道:“二锅头,好酒!二锅头,好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