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黎昕
黎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837
  • 关注人气:1,0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2013-03-27 11:36:33)
标签:

边走边拍

生活记录

温馨记忆

北京玉渊潭公园

樱花

分类: 边走边拍
周末星期六一大早,潇潇的妈妈很神秘地告知:“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我知道“玉渊潭公园”每年举办樱花节不假,但对这个时节“樱花盛开”的消息有点半信半疑,可是人家手上举着刚刚递送的《新京报》而且还有照片为证,无可反驳。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从在京城所属的地理位置来说,“玉渊潭公园”虽然不及“中山公园”“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等国家公园和皇家园林,但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东有“钓鱼台国宾馆”,西有“中央电视塔”,南有“中华世纪坛”“中国军事博物馆”,北有“海军总医院”,想钓鱼就钓鱼,想瞧病就瞧病,想瞅电视瞅电视。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玉渊潭公园”占地面积不小,据说排名“北京市市属十一大公园之一”,从东门到西门的直线距离几乎有两公里之远。“玉渊潭”湖面水域广阔,一眼望去宛若置身于大海,浩淼无边。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玉渊潭公园”的历史悠久,之所以冠名为“潭”,是因为很多很多年前这里曾经“有泉水自地涌出,冬夏不竭”。辽金时代,这里就是河水湾湾的水乡景色。后来乾隆爷兴修水利工程变“潭”为“湖”,再后来北京人民又开垦出一个“八一湖”,也就成就了今天“玉渊潭公园”的面貌。

潇潇妈妈虽然北京出生北京长大,但和我这个“北漂”的外地人一样,从来没有进过“玉渊潭”公园,玉渊潭的“樱花节”已经整到了“第二十五届”,但我们一届都没有届过。所以这条“樱花开了”的新闻消息,诱惑着我俩从五号轻轨至二号地铁出复兴门,再从复兴门步行至“玉渊潭公园”东门,中间还问了好几次道。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走进东门,我们顺着路标边走边看边寻找“樱花园”。本来就对“樱花开了”的消息持怀疑态度的我,望着路边那些挂着“樱花树”标牌的树们宛若孟非“光秃秃”的脑袋,百思不得其解。 路遇两位对面而行的游客,我急切地上前打听“樱花开了吗?”,那游客答非所问:“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尽管心里嘀咕,“既来之则安之”。公园内, 我们正好遇上了每周一次的“玉渊潭周六青春派对会”,只是有点纳闷,“与会代表们”一点都不“青春”,全是清一色的大叔大伯大婶大姨。有的手上举着儿女身高年龄工作的公开“情报”在等候“接头”,有的已经“接上头”在相互交换着“情报”。整个“青春派对会”看起来更像是河南的“赶集”。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初春的玉渊潭公园,尽管阳光明媚,但气温仍然很低,有点沙尘的天空中时不时地卷过来一阵阵刺骨的寒风,让穿着羽绒服的我直打哆嗦。堤岸边,有几位冬泳爱好者,而且基本上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穿着室内游泳池或夏日海滩边才能见到的游泳衣裤。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大叔,在堤岸上一会倒立一会揉搓被冻红的皮肤,同时还和不远处一位身着厚冬衣手玩核桃球的大叔交流着心得体会。“扑通”一声,只见一位六十有余的老大姐跃入虽然碧波荡漾但估计寒冷刺骨的湖水中向对岸游去。我们这些普通人,除了眼睛闪亮一会羡慕的眼光嘴上啧啧两句外,再没有了别的勇气。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一个小时余后,我们终于寻找到了传说中的“樱花园”。远远望去,湖边的一块空地上确实有那么几十株大拇指粗的“樱花树”,盛开着白色和紫色的樱花。当我傻呼呼地请教公园保安员“为什么别的樱花树都没有开花而这些樱花树开花?”的时候,他诡秘的笑着回答:“这些开花的樱花树都是从温室里移栽过来的,正常的樱花时间还需要二十天以后。” 走近的时候,看的出来,树根下面全是崭新的浮土。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虽然开花的樱花树不多,但不得不相信一句话:“新闻的力量是无穷的”,诺小的一个迷你樱花园,挤满了百余名游客。远道而来的游客,好不容易见到了真的“樱花”,争相与“樱花”合影留念,只是可怜了那些瘦弱的樱花树干和树枝在人们的手里掰来掰去,确实有点被“蹂躏”的感觉。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樱花园”里和周围,全是和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有的还架着三角架。有的拍花,有的拍人,如果我没有估计错的话,其中不乏专业媒体的“摄影大师”,明天将在各自的媒体上继续报道“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虽然我曾经去过日本亦游览过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什么日本公园,但真的就从来不知道“樱花”长的什么模样。有一年小区的“报春花”开了,我拍了一张照片让朋友看,朋友跟赵本山大叔一样忽悠我“你拍的樱花真好看”,一蒙就是好几年,直到今天走进“樱花园”。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大学末期和大学毕业后一段时间,我还假模假式地学习过一段时间日语,《新日语》一本书基本上能背得滚瓜烂熟。三十年后的今天,曾经学过的日语都忘的精光,唯一能记得的好像就是“樱花”的日语名字叫“傻哭啦”。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一贯有点好吃多占的日本人,不知道搞的,硬是把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并由日本和尚从云南偷回去的“樱花”当成了日本的“国花”。喜欢看抗战片的我,一提起“日本”这两个字心里就充满了“刻骨仇恨”,所以从来就对日本的国花“樱花”不怎么待见,“厌屋及乌”之感油然而生。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年过五十的我,好像现在对“樱花”的心态平衡了许多。平心而论,樱花确实模样很好看,白色的白得圣洁,红色的红得艳丽,穿梭于樱花树之间,一股股清香沁人心扉。


新闻说,玉渊潭的樱花开了

“玉渊潭的樱花开了”,为了感谢这条消息的始作俑者之一,我也很落俗套地提议潇潇妈妈和“樱花”合影一张,以做留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