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独自漫步高桥港

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上海外高桥高桥港 |
分类: 边走边拍 |
时已深冬,但这几天的上海阳光明媚格外暖和,有点春天早至的感觉,和雾霾重重的北京天壤之别。
屈指一算,从第一次因为偶然的原因来到外高桥到今天为止已经整整十年。尽管经常来往于北京和上海外高桥之间并且还在外高桥租房居住了一年,但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几乎未做任何工作之外的任何停留。还真得感谢小君和汉庭快捷这次联合安排的无窗“黑室”,让清晨起床的我有了与其待在宾馆房间还不如附近走走的想法,于是提着相机漫无目的地走近了酒店附近的高桥港,并且有了意犹未尽而第二天下午违反公司劳动纪律逃班继续拍照的行为。
很久很久以前,此处本无人家也无集市更无乡镇,只是黄浦江和吴淞江携带的泥土淤积。后来有了人家有了集市也有了镇。估计一家翁姓的人家跨小河修建了一座“高桥”又名“翁家桥”,其实“高桥”身材不高而名声颇高,于是这个古镇就有了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名字“高桥”。上海人和湖南人有相同之处,称“小河”为“港”。围绕着高桥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河以镇名,称“高桥港”。
不论上海的朋友怎么夸口高桥如何有名,但千米之外的“外高桥”可能更为全国人民所熟悉。不过,高桥镇地杰人灵,出了不少名人,其中一个生长于此的传奇性人物曾经是上海滩上的“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杜月笙!
可以这么说,这条横穿高桥镇的“高桥港”应该是高桥镇的“母亲河”。高桥港不长,西起黄浦江东至外环运河,全长四公里左右。镇上居民沿港建屋,数经几百年在港的两畔自然形成了商贸发达的古街。近十年来,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河道改造和古街恢复,并且在港南新建成西洋风情的荷兰城。高桥港既留旧貌亦换新颜,岸边绿树成荫,鲜花点缀于其中,河面碧波荡漾,映照着两岸或中式的徽式建筑或西洋的荷兰楼房,风光旖旎,让独自漫步的我流连忘返...。
前一篇:元月,忙忙叨叨的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