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谊馆, 克拉玛依人心中的一块痛

(2012-09-24 15:51:06)
标签:

边走边拍

生活记录

克拉玛依

友谊馆

旅游

分类: 边走边拍
中国很多的北方城市都建有“友谊馆”,“友谊塔”“友谊宾馆”或“友谊大道”。这些“友谊”大部分都是为了纪念建国初期中国和苏联“老大哥”亲密得穿一条裤子共一个脑袋的“同志加伙伴”的“蜜月”日子。西北之城的克拉玛依也不例外,为了纪念中苏勘探开发建成克拉玛依油田,在城市的中心修建了一座“友谊馆”。

友谊馆, <wbr>克拉玛依人心中的一块痛
克拉玛依的友谊馆,典型的半中半苏的建筑风格,一座普通得不再普通的大礼堂。除了克拉玛依油田开个重要会议热闹几天之外,大部分时间闲置于此默默无闻。但是,1994128日,这里却发生了一场惊动全世界的火灾事件。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为欢迎上级派来的“义务教育与扫盲评估验收团”的二十五位官员,组织全市能歌善舞的中小学生796人在友谊馆剧场举办“专场文艺演出”。没有想到的是,舞台突然着火,整个友谊馆内一片火海。死伤统计报告为,132人烧伤和323人死亡。死亡名单中其中有288人是天真美丽可爱的中小学生,37人是为了抢救学生而殉职的老师,家长和工作人员

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主持会议的官员却命令:“大家都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先走!”就这一句高喊,那些离火源最近离逃生门最远的官员竟“奇迹般”地无一人伤亡。

友谊馆, <wbr>克拉玛依人心中的一块痛
十八年后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来到友谊馆前,默默地围绕着友谊馆走了一圈。望着漆黑夜暮中那些象征着三百多位亡灵的路灯,和那被炸掉大半部分留下的像座白色坟墓似的友谊馆,我只能默默的向那些当年如花似玉如果活到现在已经国家栋梁的学生们祝福,祝福他们在天国里一切安好;向那些为了保护孩子生命而“烈火中永生”的老师们表示敬意,人们永远会记住他们。

友谊馆, <wbr>克拉玛依人心中的一块痛
十余年前,克拉玛依的朋友西成和太太带着孩子来北京玩,我去宾馆看望他们。看见他们抱着一个刚刚一岁左右的小孩,我还傻呼呼的问:“嫂子,你孩子还这么小啊?” 嫂子的眼圈立马就红了,西成立马拉我到旁边悄悄的告诉我:“大孩子在克拉玛依大火中走了,这个是刚生的。” 那时他们已经四十多岁。

友谊馆, 克拉玛依人心中的一块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