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两出巴林岛

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巴林王国旅游 |
分类: 边走边拍 |
http://www.enmax.com.cn/blog/bahrain3.jpg
在碧波荡漾的波斯湾西南部,有一座长不到五十公里宽不足二十公里的小岛,像一颗金色的“珍珠”镶嵌在碧蓝的海湾中,这就是“巴林岛”,也是“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的所在地。
尽管以前从来过这里的朋友的嘴里听说过“BAHRAIN”这个名字,好像也似乎在电视体育频道上看过巴林国家足球健将的身影,但很少关注过这个小岛,甚至没有留意过这个岛国的具体位置。所以当朋友林青跟我说“巴林离科威特只有一个小时”的时候我还真的信了,我要小君买北京至巴林的来回机票,指望着林青的朋友亮亮开车“一个小时”送接我们去科威特,后来才知道是“飞机一小时,开车十二个小时”,大喘气!于是就有了这次二进两出巴林岛的经历。
朋友林青威胁我说巴林的酒店很贵,一百五十美元以下的宾馆住完“身上肯定红星闪闪”。最后,亮亮给我们预定了麦纳麦的RAMADA酒店(国内译名“华美达”,我们办公室附近就有一家),安静舒适而且紧靠着巴林国宾馆。
http://www.enmax.com.cn/blog/bahrain6.jpg
巴林RAMADA的刀子尽管比较锋利,但比科威特的ROTANA酒店要温柔很多,连汤带水50BD一个晚上,不过确实应了朋友林青那句话“一百五十美元”。
在巴林的时光,除了半天的会议之外,基本上是朋友亮亮和他的办公室的同事老高陪着我和小君度过的。“高大”“威猛”“英俊”这几个词组合在亮亮身上一点都不为过,姚明的高度,孟菲的发型,乐嘉的身材。见到亮亮的时候我就说“你这身材不当运动员有点浪费”,亮亮说父亲早年就是国家排球男队的队员,后来出任巴林王国的援外教练,那时的亮亮随着父母来到了巴林,才十一岁。
巴林长大的亮亮,英语说的比巴林人好而且一口标准的北方普通话。尽管亮亮在国外长大,生活和学习,也许由于父母言传身教的原因,言谈举止处处浸透着中国优良传统思想的影响,吃苦耐劳积极向上,要是在国内,绝对是党组织发展的对象。
巴林王国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还有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伊朗等国家的侨民。亮亮说,他们全家刚来的时候,巴林总共也就十几个中国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百多人。刚出机场的时候,我和小君偶遇一对广西过来的夫妻,准备来巴林寻求机会发展,华人团体会越来越壮大。
巴林有一家中国餐厅“香港饭店”,门面虽小,里面空间很大。亮亮和饭店的老板是老熟人,也是这个饭店的常客。几天巴林的日子,除了早餐在宾馆凑合,午餐和晚餐都是去的“香港饭店”,同样的人数,同一个房间,每顿饭点的菜不一样,但饭菜的味道绝对“中国”。
http://www.enmax.com.cn/blog/bahrain7.jpg
虽然国土面积不大还是一个岛国,但亮亮说巴林也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公元前三千年就有了城市,公元前一千年腓尼基人文明就传播到此,公元七世纪又阿拉伯帝国的一分子,再后来又经历了葡萄牙人和波斯帝国的统治,英国人的入侵。1971年8月14日,巴林完全独立成为今天的“巴林王国”。
http://www.enmax.com.cn/blog/bahrain5.jpg
在二进两出巴林岛的时间里,亮亮陪着我和小君游览了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参观了巴林石油博物馆和巴林的第一口油井,亮亮还带着我去看了海边人工岛上的高级住宅和别墅群,煽风点火鼓动我当个巴林小地主,尽管火没有着,但烟雾到现在还没有散尽。
有朋友把巴林比喻成“中东的小香港”,穿梭于巴林城市街道之中,虽然巴林的夜晚看不见香港繁华的灯红酒绿,白天望不着香港密集的高楼大厦,但整洁的街道,翠绿的椰树,气势恢宏的大清真寺,还有身着传统穆斯林服饰的男子和黑纱后面露出两只美丽眼睛的神秘女性都在时刻向我提醒着,巴林是一个有着自己特色的美丽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