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鼻烟壶

(2011-05-24 08:47:52)
标签:

边走边拍

生活记录

温馨记忆

内画艺术

鼻烟壶

李炳雷

何秋茹

文化

分类: 边走边拍

烟龄不算短的我,听说过“鼻烟”但还真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尝试过“鼻烟”,因为闻“鼻烟”的人早已经成了古董。“鼻烟”是一种用鼻子闻的烟草制品,是明清时期从西方世界引进的“舶来品”,一时在中国流行而且成了文人雅士的时髦,应该享受过今天的IPHONEIPAD的待遇。因为属于时髦高档品,就得有个像样的容器,于是就有了“鼻烟壶”,英语国家的人称之为SNIFF BOTTLE。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7.jpg

 

据说在乾隆当皇帝的时候,一位地方干部进京出差办事。但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不知道行贿衙门领导,等到钱粮耗尽了京城的领导还是没有给他签字,只好无奈地寄宿于京城的一所寺庙里。这位老先生嗜好鼻烟成癖,当玻璃鼻烟壶中的鼻烟用尽时,他便用烟签去掏挖壶壁上粘有的鼻烟,在鼻烟壶的内壁上画出了许多的划痕,于是一不小心就成了鼻烟壶内画的“始祖”。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1.jpg

 

从此以后,鼻烟壶的内画艺术就一发不可收拾,人们把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包括绘画和书法等,全都用在了鼻烟壶上,鼻烟壶的原始用途已经暂居其次,而成了达官贵人斗富显示身份的象征,也成了人们的收藏用品。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5.jpg

 

朋友麦克是美国德州人,是我二十多年的私人朋友也是工作上配合默契的搭档。他喜欢鼻烟壶的艺术形式,也喜欢闲来无事去工艺美术商店或古玩市场挑一些喜欢的鼻烟壶收藏或送给亲朋友好友。我这点鼻烟壶知识也就是在陪他逛摊的时候学到的。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4.jpg

 

偶然的机缘,我结识了河北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冀派内画艺术家李炳雷和何秋茹夫妇。李炳雷夫妇出生于“中国内画艺术之乡”河北衡水。他们从小就迷上了绘画艺术,从师于著名内画艺术家王奎先生学习内画,经过多年潜心学习钻研,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冀派内画界的实力派画家。李炳雷先生攻克了在纤细的钢笔杆中绘制人物肖像这一难题,成为“绘制笔杆肖像内画第一人”。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6.jpg

 

守着一个喜欢中国内画艺术的朋友和一对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朋友,我突然萌生了一种想法,想请李炳雷和何秋茹夫妇给朋友麦克定做一套内画肖像。麦克的太太从旧相册里面翻出了几张旧照片发给我,甚至还有一张麦克周岁时候的照片,最后我挑选了博客文章中的这四幅。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2.jpg

 

昨日从朋友李炳雷和何秋茹夫妇处取回已经画完的作品。说实话,当我打开包装盒,看见这几幅内画肖像作品的时候,确实为“大师”朋友的“大师”级作品所震撼。小小的鼻烟壶瓶口,要将画笔伸进去而且是反着画,能画出如此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就连学了多年绘画的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8.jpg

 

我兴致冲冲将两只鼻烟壶带回办公室和家中跟同事和家人显摆。同事对麦克都很熟悉,觉得李炳雷和何秋茹夫妇鼻烟壶的画功确实高超,一个劲地夸:“看看,这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而且都还爱不释手的摸来摸去,幸亏是画在鼻烟壶里面,否则那颜色都让他们摸没了。我们家太太更有意思,一直怀疑:“这不是画的,是机器印上去的照片!”

http://www.oilland.net/blog/sniffbottle3.jpg

 

我拍了这四幅鼻烟壶的肖像画的照片,发给朋友麦克和他太太朱迪,很快就收到他们回复的邮件:“Oh Lee they are wonderful – what a tremendous talent your friend have. We will write them a thank you for you to give to them”。

 

外国人就是外国人,准备跟我们上小学时候学校发张纸奖状似的写封“THANK YOU”信件“再接再厉”完事。下次我应该给他们补上“亲兄弟,明算账”一课,因为我还没有给两位大师付钱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