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阁凭雷殷 长空面水文

标签:
边走边拍生活记录温馨记忆湖南长沙杜甫江阁旅游 |
分类: 边走边拍 |
一直跟朋友嬉笑,今年的天气有点乾坤颠倒,南方下雪,北方天晴。北京人盼望一场大雪跟盼星星盼月亮似的,但到目前为止连片像样的雪花都没有看到。而不久前电视天天报道,南国的湖南不但下大雪而且出现了雪冻。
本来还想拍拍雪冻场景的我,于上个星期四的晚上赶到长沙的时候,雪迹早已经没有了踪影。我一直对长沙火车站有点情有独钟,心想即使拍不到雪景能拍几张长沙火车站的夜景也算没有白来。可是当我徒步走到火车站跟前的时候,这里正在修建地铁,火车站比工地还工地。无奈上了一辆出租车,并请教师傅:“长沙有可以拍的夜景么?”,湖南师傅就是湖南师傅,说话跟剁辣椒似的斩钉截铁:“莫得!”。我只好退而求次之:“那就湘江边吧!”。
当出租车来到湘江大道漫无目的的行驶的时候,突然望见这座长的像北京天安门的楼阁,我心里心里一阵暗喜,急忙叫“停!”。
站在出租车停靠的马路对面,我隔着湘江大道仔细端详这座宏大的建筑:楼阁面朝湘江大道,层楼峨峨,翘檐翼翼,真可与秦淮楼台苏杭水榭媲美。前有台阶踏步,两翼有长廊相接,整个建筑群在灯光的辉映下显得格外的壮观。
走到楼阁下面抬头望去,楼阁顶部的匾额上书写着“杜甫江阁”四个大字,在射灯的照耀下格外夺目。夺目是夺目,但是我心中疑团顿起:长沙,杜甫, “杜甫江阁”之间有关系吗?揣着这个疑问和找到答案的好奇心,我借着微弱的灯光仔细阅读每一个景点介绍,等到眼睛差不多看花了,也终于整明白了其中之来龙去脉。
http://www.oilland.net/blog/dufujiangmiao5.jpg长空面水文" TITLE="层阁凭雷殷
杜甫,这位籍贯湖北襄阳却生于河南巩县的唐朝“诗圣”,尽管忧国忧民,胸怀大志,但一直运气不好怀才不遇, 一辈子也没有当过什么大官。唐肃宗时,官“左拾遗”,也是相当于今天的纪委干事,股科级干部,主要的工作就是挑挑皇帝的毛病。这工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弄的不好人头落地。可不然,干了不到一年,就把皇帝得罪了,股科级的职务也被免了,只能《曲江对酒》,郁闷牢骚。后来走朋友严武的后门入蜀,当个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员外员外,人员之外”,不是正式编制的干部,也就是个招聘合同的干部,有头衔无实权,何况其官位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村长助理。很多朋友去过成都的“杜甫草堂”知道,“杜甫草堂”实际上就是一个茅草棚。如果老杜要是有权有势,还那么有才,别说“乔家大院”了,怎么也得住个“恭亲王府”。
唐大历三年秋,老杜的好友韦之晋调潭州剌史,担任地方省部级干部。穷困潦倒年老体弱的老杜来到长沙想投奔好友,却不曾想朋友却突然西去。老杜在长沙求告无门,衣食无着,不得不长时间居住在船上,有时也居于驿楼或湘江边的某个屋宇茅檐之下。真的佩服老杜的无产阶级浪漫主义情操,他居然为这种的居无定所的“所”在《江阁对雨有怀》中定为“江阁”,并赞美为“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凄凄惶惶的老杜“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最后在湘楚大地漂泊了一年有余后留下了最后诗作五十余首而仙逝于洞庭湖上。
驻足于“杜甫江阁”之下的湘江江畔,望着橘子州和湘江大桥的五彩的灯火,凝视着若隐若现逶迤起伏的岳麓山峦,我在想,老杜确实是生不逢时。凭着他的才气,如果出生在北宋徽宗年代,他怎么也位居蔡京高俅童贯之上,如果如果出生在嘉靖年间,他用写诗词的水平写青词,怎么也轮不到严嵩当首辅,即使出生在繁华盛世的今日中国,他怎么也会当上国家诗歌协会的会长。但老杜就是老杜,他清廉,他刚正,他耿直,他忠心,这些注定了杜甫就是杜甫。
“层阁凭雷殷,长空面水文”,这也许是诗圣的浪漫,也许是老人的期盼。但今天,这已经不是奢求,诗圣的愿望终于实现,“杜甫江阁”的建成应该已经告慰了杜老人的在天之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