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游荆州万寿宝塔

(2010-10-16 12:20:29)
标签:

边走边拍

生活记录

温馨记忆

湖北

荆州

分类: 边走边拍

在长江中游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北岸,有一座有着悠久历史而又有着现代化风貌的城市,春秋战国的时候名为“江津”,亦称“夏首”,唐朝的时候改名“沙头”。后来定名“沙市”,沿用至今,只是今天已经合并为荆州市。但有点念旧的我,还是习惯称之为“沙市”,觉得亲切。

 

http://www.oilland.net/blog/wanshouta1.jpg

 

几乎站在沙市的任何一个位置,朝着荆江大堤的方向望去,都能看见高高的大堤上耸立着一尊巍峨的宝塔,“万寿宝塔”。在荆州求学的时候,这里是我和同学经常来游玩的地方,那时这里还不是公园,没有围墙,也不收门票。我还曾经多次坐在离塔不远的地上画水彩写生,只是那些水彩小品早已经没有了踪影。

 

重游荆州万寿宝塔

 

以后每次只要来沙市,我都会来长江大堤,仰望一下“万寿宝塔”的身影,这一次照旧。这座宝塔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明朝第七代辽王受封荆州时遵其嫡母毛太妃之命为嘉靖皇帝祈寿而建,同时也包含着镇江锁流,降伏洪魔,保一方平安的寓意。

 

http://www.oilland.net/blog/wanshouta4.jpg

 

沙市“万寿宝塔”于嘉靖27年(1548年)开始修建,耗时约四年建成。塔高40余米,八面七层,砖石结构。但你如果细数第一张照片里面宝塔层数,就会纳闷为什么只有六层?原来是因为长江河床逐年增高,大堤也随之加高,塔身就慢慢地降到了堤面之下,其深度达7米之多,从地面走下去也有一层多。我真心祈祷,宝塔不要继续变矮而成为“地下宝塔”。


重游荆州万寿宝塔

底层塔门上置一石匾,楷书“万寿宝塔”四字。宝塔的门洞里有一尊身披袈裟的佛像,洞顶微弱的灯光在镜头里看起来宛若佛的头顶罩着一圈圈佛光环。塔身的每一个角下都镶嵌着一尊大力士的塑像,他们双腿微蹲,双手扶膝,使出全身的力气日夜支撑着这座巍峨的宝塔。

 

http://www.oilland.net/blog/wanshouta5.jpg

 

塔身各层共饰有87尊冰清玉润生动传神的汉白玉雕刻佛像,塔身内外壁还嵌有浮雕佛像砖、花纹砖、文字砖共2347块,砖雕佛像或端坐或肃立,各具风姿。据传这些佛像都是嘉靖皇帝下诏各地敬献,因而极具地方特色。

 

http://www.oilland.net/blog/wanshouta6.jpg

 

塔身中空,内建石阶,可盘旋而上至各层,每层向外洞开四门,依门或俯瞰或远眺江流和城廓,美不胜收。只是我从来还没有上去过。上学的时候公园塔门还不开,现在塔门开了又舍不得花钱。

 

http://www.oilland.net/blog/wanshouta7.jpg

 

万寿宝塔的旁边,竖立这么一块石碑,上书:“观音矶头”。“矶”也,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素有“万里长江第一矶”之称的观音矶,伸入江中二百多米,顶承江流,保护江堤,化解荆江危险。

 

http://www.oilland.net/blog/wanshouta8.jpg

 

观音矶的石碑记载:“观音矶位于长江中游沙市河湾北岸,因矶畔上建有观音寺而得名,后因明辽王为嘉靖帝祈寿,于矶上建万寿宝塔,亦称宝塔矶。观音矶始建于唐末,初为土矶,明初加固为石矶,形似象鼻。历经几修增筑,尤以清乾隆年间和上世纪末,其规模最为浩大。至今,观音矶土石方总量达九十万立方米,实属荆州人民治水智慧之结晶。长江汹涌奔来,横啮江堤,观音矶位置险要,犹于中流砥柱,顶承江流,挑杀水势,护卫江堤,作用显著,以天下第一矶之雄姿,见证了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九八年抗洪斗争伟大胜利。”


重游荆州万寿宝塔

 

读完这段文字,确实不得不为荆州人民治水抗洪的精神所折服,也不得不为“观音矶”的巨大作用所感叹,“天下第一矶”,让美国的“洛杉矶”“肯德基”羡慕去吧。

 

重游荆州万寿宝塔


万寿宝塔公园里有很多石碑,我唯一拍下了这张“万寿字谱”局部。写下此文章,发表在传统“重阳节”的日子里,为天下的老人祈寿,祝福他们“万寿”无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