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2008-01-03 09:57:43)
标签:

边走边拍

温馨记忆

生活记录

波斯帝国

伊朗

德黑兰

旅行/见闻

分类: 边走边拍
喜欢历史的原因,以前看过一些关于波斯帝国的书籍,尤为深刻的是大流士一世时代,波斯帝国的版图已经覆盖到今天的欧亚非三大洲。只是后来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以及与罗马帝国征战的失败,这片热土就一蹶不振,轮流遭受到外族的侵略和糟蹋。一九七九年四月一日在推翻了最后一个国王巴列维后,宗教领袖霍梅尼结束十四年流亡生活从巴黎返回伊朗接管政权,宣布成立了今日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德黑兰的门户-自由纪念塔 (正在维修)
 
朋友扎哈雷先生,也就是在这一年开始服务于新成立的共和国政府的外交部,成了共和国政府的第一代外交官。
 
在德黑兰的这些日子里,扎哈雷先生成了我的司机,怕我一个人在宾馆里呆着无聊,总是找个理由开着车拉着我在德黑兰的大街上或郊外转悠。他很健谈,在美国留学过四年,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一面开车一面给我讲起波斯帝国的历史,波斯文明的辉煌,还有对当代美国和苏联政治家的厌恶。当然,最多的还是给我介绍今日德黑兰的城市风貌,人情世俗以及回答我提出来一些问题。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冬日的德黑兰街景
 
有人说“德黑兰”的波斯语的原意是“洁净之城”,“暖坡”,“炎热的地方”,“平原”,还有“山脚下”,当我问起扎哈雷先生的时候,他什么都说,可能是故意让我自己去体会。不论怎么样,我觉得这几种说法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特点。
 
德黑兰洁净,无论是市容,还是人们的思想意识。至少有一点我可以证明,因特网上很多网站都被过滤掉了,根本就无法打开。就连你现在登陆的新浪博客网站也在过滤之列,所以那些日子里,我根本就写不了也看不了博客。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洁净的德黑兰
 
“暖坡”和“炎热的地方”也有一定的道理,据说夏天的时候,德黑兰的气温确实比较高。但扎哈雷先生觉得“暖”更适合一些,哈,谁不愿意拣好听的听呢。
 
“山脚下”和“平原”确实是对德黑兰地理位置比较形象的描述。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远远望去,一片广阔的平原上一个繁华的城市后面耸立着阿尔布尔士山脉。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城市高速和雪山
 
扎哈雷先生说,德黑兰有两种东西最贵,房子和汽车。他带我去看过郊外他姐姐的房子,山坡上一个很小的二层楼房,院子还是借用的别人家的房顶,那还一百多万美元。
 
最便宜的可能就算石油燃料了,扎哈雷先生开的车是一辆雪铁龙,加满一整箱的97号汽油才四个美元不到。听说为了控制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数目,最近政府出台了一个新的规定,就是给每台车固定用油配额,每个月只能用一定数量的油。液化石油气可以说是免费使用,用一年的液化气政府只收四五美元,也就够那张加气卡的成本费。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德黑兰电视塔
 
德黑兰街上跑的汽车有很多是进口的,偶而也能看到从中国进口的汽车。但现在也和中国一样,汽车也在慢慢地合资国产化。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警车全是清一色的奔驰,要是开着这样的好车还抓不到坏人,那就是他们警察水平的问题了,不能象国内警察同志这样怪车辆性能不好。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奔驰警车的威风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从走出机场就注意到了所有的的汽车牌照的号码不用阿拉伯数字,而是波斯文字。经过好些天的琢磨,总结出了一条规律:一根光光的树干代表“1”,一根树杆上有两条树杈为“2”,以此类推,一根树杆上有三条树杈为“3”。千万别问我“999”怎么写,否则,我会给你画出来一棵999个树杈的茂密大树,不带任何树叶,因为是冬天写的。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这辆出租车的牌照号:15-333-22。
 
汽车在城市高速上匆匆开过了一个富丽而又庄严的建筑群,扎哈雷先生指给我看,那是德黑兰最大的清真寺和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墓地。尽管车速很快,我还是迅速的按下了相机的快门。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德黑兰最大的清真寺和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墓地
 
街上的不少地方,还有一些单位的大厅里,悬挂着已故宗教领袖霍梅尼和现任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巨幅画像。拍下来其中一张,上面写着:霍梅尼革命是有价值的革命。
 
 德黑兰印象:道听途拍
 
虽然到离开德黑兰的时候,我还没有搞清楚德黑兰的东南西北,但是道上听到的扎哈雷先生的讲述,和相机随意拍到的一些镜头,一直象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中回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