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温馨记忆生活记录儿子 |
分类: 温馨记忆 |
在我的记忆中,南方的婴儿是很少放在床上躺着的,尤其是农村。
父母会准备一个箩筐,里面周围用旧的棉絮或棉被蓄上,没有钱的人家用稻草代替,真的有点象“狗窝”。然后将婴儿裹好,半立半躺的斜放在那“窝”里。如果婴儿哭闹,大人就扶着箩筐边缘摇两摇,孩子就又睡着了。那时孩子生的也多,就象养狗养猫似的把孩子带大了。
因为婴儿很少躺着,所以一般南方的孩子,包括成人,都是前脑壳后脑勺的。但也有例外,我一个小学同学就可能因为小时后睡觉不注意,睡出了一边脸比另一边脸窄而平的头型。
北方的婴儿一般都是平躺在床上或炕上,脑袋下面垫着一个家制的微型棉絮或荞麦枕头。长大后,孩子的脑袋长的比较方圆,没有南方孩子的大后脑勺。比较受理发师的欢迎。
潇潇的脑袋比较大,绝对属于“一休’式大脑袋,脖子细。长到半岁的时候,自己翻身侧卧都搬不动自己的脑袋。时间一长,脑袋后面根本就没有后脑勺,象一块铁板,平平整整的。正面看潇潇脸圆圆的,可是侧面看潇潇,和正面看相比,就显的脑袋薄薄的。潇潇的小姨还有小姨的同学,于是就给潇潇取了个外号“铁板”,叫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现在可能大家都记不得了。
一段时间,我还真担心潇潇的脑袋要是长成那样,真的以后娶不到媳妇。
有次我把潇潇卧着放在床上,想给他照张趴在床上的照片。折腾半天,怎么也照不成,因为潇潇的大脑袋根本就抬不起来,鼻子和嘴都被脑袋压扁了,差点透不过气来。
再大一些的时候,潇潇会侧卧了,脑袋也开始在枕头上翻来翻去,把脑袋翻圆了,但带来了另外一个副效果:脑袋左面右面还有后面的头发都磨光了,露出一条白白的圆圈。
后来索性给他剃成了秃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