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水-家庭成分-命运

(2006-03-17 18:57:33)
分类: 何家大院
从上学开始到十多年前,每当填写个人简历表格的时候,几乎都有一栏:家庭成分。我每次都工工整整地写上:下中农。
 
在那讲究阶级成分的年代,同学填表的时候还互相攀比,比谁的出身好。“雇农”是最革命的,“贫农”也很光荣,他们填的时候表情最自豪;“中农”、“富农”和“地主”就很自卑,偷偷填好,都不给人看;作为“下中农”的我,也有过为什么不是“雇农”的抱怨,但也能自嘲的安慰自己:“贫农、下中农都是一家人”。所以我填写表格的时候都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我的家庭成分有点奇怪:爸爸是“下中农”,爷爷却是“贫农”。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跟爸爸商量想把我的家庭成分改成和爷爷一样的“贫农”。爸爸这才给我解释了家庭成分的来历。
 
曾祖父年轻的时候在金盆湾还算个小秀才,办私塾、教学生,还开有小铺子,所以日子在当地还是过的很不错,要是继续发展下来就很危险了,也许成了“地主”或“资本家”了。
 
爷爷从小就很叛逆,从来不听曾祖父的话,不读书,也不爱好好在家呆着。后来干脆就跑到另外一个县城,洞口,去生活了。所以爷爷是一无所有,就成了地地道道的“贫农”。
 
曾祖父的房子和铺子紧挨着江边。一九四九年,也就是解放那一年,湖南涨起了百年不遇的大水,资江里的水位淹进了曾祖父的所有铺子和一幢房子。除了屋顶的瓦以外,房子的其他部分全是木结构,木柱子,木楼板,木楼梯。
 
当大水涨到屋腰的时候,整个屋子开始移动,大水就象拥抱婴儿那样,把整个屋子抬起,顺着金盆湾、伍家院子转了一圈,然后开始顺着资江往下游移动。整个房子丝毫没有垮也没有歪,一直到最后,整个房子在大水的推动下触到了大府庙的石壁才开始垮塌沉没...
 
唯独曾祖父的一副棺材从房子里弹了出来,漂到岸边被捞上来了。
 
就这样,家里所有的家产被水冲走了。划阶级成分的时候,曾祖父就成了“下中农”。爸爸是由曾祖父带大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下中农”。
 
大水冲走了曾祖父的家产,也从此使我的家庭成分进入了革命行列,改变了爸爸还有我们这些后人的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空欢喜
后一篇:小财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