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雪灵视角早恋的误区 |
分类: 杂文与评论——一家之言 |
雪灵视角
人们对“早恋”的误区让多少孩子夭折
早恋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可怕
多少孩子死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初中女生因早恋被老师曝光隐私后自杀
关于早恋人们的几个误区
关于早恋老师和家长应有的态度
文/钟雪灵
编者按 也许与我们这个国家的古老观念有关,在男女之事上虽然比从前开化了许多,但面对孩子过早与异性亲密接触,许多家长和老师还是做不到淡定,屡屡出现打骂、逼问甚至曝光孩子隐私的过激行为,导致孩子自尊心严重受挫,有的甚至以离家出走或自杀表示抗议。青少年早恋已成普遍现象,早恋造成的悲剧时有发生,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思。
1月6日,邯郸市鸡泽县实验中学7年级女孩丽丽留下遗书喝农药自杀身亡。丽丽的父亲发现女儿在遗书上这样写道:“我早恋了。我也不知道老师怎么知道(我)手机秘密码就给打开了。我哭着喊着不让告诉你们。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我还是离开这个世界吧……”
从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简单粗暴——学生虽未成年,可她的隐私同样需要保护而不容侵犯。这位老师却强硬地擅自打开了学生的手机,并告诉男孩子家长,让她最私密的世界无处躲藏,从而造成了她的心理恐惧——她害怕老师告诉家长,害怕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隐私,那个场面让她不寒而栗、不敢面对。于是她选择了用死来解决问题。是逃避,也是一种终级抗议。
事实上,近年来青少年因为早恋被家长或老师粗暴干涉或不当管教而导致自杀或离家出走等悲剧时有发生,这和老师及家长的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
所谓早恋,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还未完全成熟的少男少女之间产生的相互爱慕之情。他们心智尚不成熟,却因进入青春懵懂而产生异性相吸,彼此爱慕,导致恋爱发生。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讲,所谓的早恋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叫法和错误认识,青少年之所以被彼此吸引,那是因为他们已进入青春期且有了这种心理需要和生理冲动。既然是出现了这种需要和冲动,那么就不应称其为“早恋”,而是生命到了一定阶段出现的正常需要。
只是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饮食发生的变化及通俗读物和网络的发达,让现在孩子普遍早熟。不少女孩子十一二岁甚至更早便已在生理上“成人”(月经来潮),男孩子也是十多岁甚至更早便出现了第一次遗精现象。所以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出现异性相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老师和家长用不着视为洪水猛兽,谈“早恋”色变。
只要在适当年龄注重对孩子们进行适当的青春期性启蒙教育,让他们懂得太早恋爱因为心智尚不成熟,学业还没完成,经济还不独立等,没法应对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处理不好各种矛盾,势必会影响学业和前程。
让他们自己意识到,等再过几年,至少考上大学或参加工作之后,自己在感情上相对成熟了,人生经验相对丰富了,并有了一定经济收入,生活相对稳定并有保障后,可以对自己的感情负责了,也知道什么样的异性才是自己想要的了。到那时再恋爱,对自己对所爱的人都更有益。
前提是,你要像朋友一样去跟孩子们谈,让他们感觉到你的真诚,你可以拿自己的人生经验来与他们分享,或拿周围一些他们熟悉的人的鲜活案例来做剖析给他们听,供他们参考。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过早地谈恋爱会有诸多的危害,不仅会影响学习,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前程,而且这份感情开花结果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初恋不懂得爱情,因为他们的所谓爱情只不过是青春懵懂时的异性相吸,若错当成爱情苦恋,无异会错把春心付东流,将自己人生做夹生。
当然,若能引导他们把爱情转化成友情,并成为学习进步的动力,那就更是孩子的造化了。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等另篇姐姐再跟你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