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今日被判死刑 给为人父母者敲响警钟



标签:
药家鑫死刑杂谈 |
分类: 热点焦点——耳闻目睹 |
药家鑫今日被判死刑给为人父母者敲响警钟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139/54/745/48457534.jpg给为人父母者敲响警钟" />
资料图:药家鑫叙述案情
资料图:现场有数百名大学生旁听
据悉,今天上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记者在看了媒体对药家鑫的采访,听他讲了成长岁月中父母对他的培养教育方式后,感觉药家鑫之所以关键时刻不但漠视生命、见死不救还采取这样极端的方式残忍地剥夺他人的生命,和他成长岁月中父母对他教育方式失当,以及生命尊严的教育缺失不无关系。
药家鑫面对媒体时曾说,小时候父母对他的管教就一直很格甚至可以说是严厉,望子成龙的父母分工明确,母亲负责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父亲则负责他的学习。但父亲对他的管教经常让他觉得逆反,比如他不爱弹琴反抗父亲的督促,父亲就把他关进地下室不让他出来,一个小孩子在阴暗的地下室里,那种孤独、恐惧感可想而知。渐渐地,他感觉生活没有希望,感觉自悲感觉自己没用,看不到未来,甚至想到过自杀。
可见父母虽然表面看起来对他负责,且望子成龙心切似乎没什么不妥,其实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父母却忘了给他,那就是温暖与爱,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一个成长岁月中几乎没有快乐,感觉不到温暖与爱,看不到希望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音乐学院,家境一般的父母又给他买了车,让他可以体面地在同学中在学校里出现。他觉得生命该换一种活法了,结果这时却出了开车撞伤人的事,再加上他平素对农村人的偏见,觉得撞伤不如撞死,他接受不了有可能被对方记住他的车牌号和模样,然后没完没了被纠缠的结局,所以他选择了冷漠地见死不救,关键时刻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让他举起刀来残忍地杀人灭口,也为自己斩断了刚刚开始的希望和未来。
这对天下父母应当是当头捧喝:孩子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自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则更重要,用爱教会孩子学会爱,懂得尊重他人、敬畏生命。这恰是药的父母在对他的教育中缺失的。希望天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再重蹈覆辙。
法院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开车将被害人张妙撞倒后,为逃避责任而杀人灭口,持尖刀捅刺被害人胸、腹、背等处数刀,将被害人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药家鑫在公安机关未对其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的情况下,由父母陪同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属于自首。药家鑫交通肇事后杀人灭口,不属于激情杀人。药家鑫开车将被害人张妙撞倒后,不予施救,反而杀人灭口,犯罪动机极其卑劣,主观恶性极深,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属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其虽有自首情节,仍不足以从轻处罚,遂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被告人亲属、被害人亲属及媒体记者、群众等百余人旁听了公开宣判。
激情杀人一般是指由于被害人的不当言行引起被告人的激愤而实施杀害被害人的行为。被害人张妙在本案中完全是无辜的,从被撞倒直至被杀害,没有任何不当言行。药家鑫的故意杀人行为不属于激情杀人。[详细]
药家鑫案开庭的前一天,记者再次来到受害人张妙家。面对不时赶来采访的媒体记者,张妙的父亲张平选一遍遍重复着他的想法:“我的要求就是判药家鑫死刑,告慰我女儿在天之灵!”[详细]
庭审现场辩护人律师向法庭提交3份证据,包括报纸对药家鑫主动递交悔过书的报道,上学期间的13份奖励,被告人校友、同学、邻居的4份请愿书,请求法庭给被告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详细]
药家鑫案在西安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药家鑫一案时,现场500名旁听人员,每人都收到一份“旁听人员旁听案件反馈意见表”,问卷上除了庭审的合议庭成员名单,还有两个问题:您认为对药家鑫应处以何种刑罚?您对旁听案件庭审情况的具体做法和建议?[详细]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