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南平等群死群伤凶杀案频发引起的思考

(2010-03-25 13:35:20)
标签:

钟雪灵

杂谈

分类: 热点焦点——耳闻目睹

报复性凶杀且群死群伤案频发说明了什么?

 

/钟雪灵

 

据报道:23日上午725分,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一中年未婚男子突然举刀砍向正在等待学校开门的小学生。短短55秒内,13名小学生倒在血泊,8人死亡,5人受伤。

南平警方发布消息称,凶手郑民生,今年42岁,1990年从建阳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南平化纤厂职工医院工作,2002年转到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当医生,2008年取得西医外科主治医师资格;20096月以到外地发展为由,从原单位辞职。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下午获得的一份官方材料称,郑作案的原因有二:一是与原单位领导王某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二是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心态扭曲,故意杀人。

8个如花的生命去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永远定格在父母亲人和老师同学的心中。有的家长送孩子到学校门口还没及离开,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离自己不远处被砍倒,孩子最后的惨叫和不断涌出的鲜血成了他们永远的梦魇。据称,凶手疑似精神病患者,但他承认人生失意厌世积愤,怕斗不过成人,才把魔掌伸向无辜的孩子。八个家庭的幸福破碎了,给受害者亲人造成永远抹不平的创痛和浓得化不开的忧伤。

        因故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进而报复性杀人致人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的案件近一个时期以来时有发生。

20094月,陈某(男)只因自己的发帖连续被论坛版主删除,竟花数月制定复仇计划,拟将该论坛的五名版主一一杀害。  案发时该论坛四名版主已经遇害,剩下第五个女版主也因惊吓过度无法正常生活,在广州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2009年年底,也说是11月和12月间,北京大兴连发三起灭门惨案.

 

——1127月,清澄名苑北区14号楼发现家庭命案,男主人李磊将6名亲人杀害。29岁的李磊捅死父母、妻子、妹妹以及自己两个分别只有6岁和2岁的儿子,作案后从容地清理了地面和门把手上的血迹,远走海南看大海去了。

   —— 1227,清澄名苑南区3号楼再发命案,男主人张武力杀死自己的妻儿后报警自首。据知情人称,在亲手杀死曾同床共枕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儿子后,张武力用手指蘸着鲜血,在卧室的墙上写下了四个大字“为了人民”。鲜血当即顺着墙壁往下流淌。

——20091231,因为琐事发生争吵,一男子在租住的平房中将送其回家的朋友杀害,并杀死目击此事的女友。之后,男子抱着“一不做二不休”的心理闯入大兴旧宫清欣园小区11号楼3单元001室的朋友家中,将朋友已怀孕的妻子和岳父母杀害。嫌疑人叫张伟。

2009年12日5时许,寂静的湖南安化县高明乡阴山排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案:漆树组12名村民被人枪击、刀砍、火烧身亡,2人受重伤,数栋村民房屋被付之一炬。经查,犯罪嫌疑人刘爱兵,男,34岁,为安化县高明乡阴山排村漆树组人。作案后逃离现场。13日6时50分许,公安机关在安化县清塘镇梧桐村一山头将刘爱兵抓获。据了解,刘爱兵近期从广东打工返乡,曾有精神病史。死者中有刘爱兵的父亲,其余死伤者均为刘爱兵的近亲属。

      今年21上午8点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一运输公司的副调度员持匕首捅伤同事,后驾大客车连撞多辆车辆、行人,并与前来围堵的警车发生追逐,导致9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包括4名民警。

     六年前,在校大学生马加爵杀死他的4个同窗在逃,因为他们看不起他嘲笑他,最终让他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云南师范大学教师鲁爱书说,就马加爵事件看,我认为有4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改善和加强:一、心理教育与心理疏导课在中学就该开设;二、大家应该更关心来自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三、中国的贫富差距在加大,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弱势群体;四、教人向善,每个人都能用爱心来对待周围的人。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暴躁易怒,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突发性心理问题也并不鲜见。当前处于弱势群体的人们,不仅仅是物质上贫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每每感到“不平衡”——他们拼搏了,努力了,付出了,但可能仍然没有回报,看不到未来和希望。在他们身边,有人却似乎轻而易举就可以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他们想不通,不能客观地对待,久之,心理就产生障碍,不及时排毒,便导致病态心理甚至灵魂扭曲。

     雪灵认为: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不仅仅限于物资上的“低保”,还应当建立关于弱势群体精神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发现心理问题及时为他们疏导排毒,把悲剧消灭在萌芽状态。精神疾患的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社会上屡屡发生的精神病患者杀人案,说明这一群体已成为重大的治安隐患。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精神病患者或者潜在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他们带病谋生、艰难度日,日复一日,在各种社会矛盾中与正常人打交道,病情不断加重,便很可能危及无辜。这是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有关部门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我的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