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钢7.24——一个生命的逝去引发的思考

(2009-07-29 22:17:01)
标签:

通钢

建龙

棍棒

打工仔

陈国君

反思

钟雪灵

杂谈

分类: 杂文与评论——一家之言

通钢7.24——一个生命的逝去引发的思考

/钟雪灵

 

编者按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惟其如此,它才更加神圣而不可侵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和借口,任何个人或集体都没有权力随便剥夺他人生存的权力。能够有权决定生死的只有法律。可是,在通钢7.24事件中,有一个生命却被愤怒的拳头和棍棒剥夺了,他没有经过法律的审判。敬畏生命,是人类永恒的格言。首先,作为半个通钢人,我对建龙陈国君先生的惨死表示遗憾和哀悼。但我更多的却是感慨与反思.

 

 这个血色的星期五,当夜幕悄然降临时,通钢工人惊心动魄的示威和罢工还在进行.在流火的七月,陈国君——这个建龙高级打工仔身体里的血液却慢慢变冷。我在想,当他被一遍遍暴打后,躺在冰冷的水泥地面上还有知觉的时候,在想什么?

一个生命就这样去了,稍有良知者都不会无动于衷.那么,究竟是谁夺了他的命?

 这样悲惨地死去,是当事人犯了王法还是触了众怒?他不是决策者,不是老板,他只是私营企业的一个打工仔,说好听点儿,叫高级打工仔,他只是端人饭碗,忠人之事。他没有参与决策,更没有权力决定一个企业何去何从,为什么置他于死的?

 

其实,当暴怒的拳脚甚至棍棒向他袭来时,他俨然已成了张着血盆大口要吞并通钢的“建龙”的化身,说穿了,他只是个替罪羊、替死鬼而已。

 

人们看到,夺了陈性命的是来势汹汹的豢脚与棍棒,人们看不到,其实真正让他命殒黄泉的就是一个决定——有关部门与他所在的企业老板一个异想天开、不负责任的决定.

 

 试想想,如果这个决定经过深思熟虑,如果这个决定经过职代会或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如果这个决定经得起推敲,光明正大、决策透明,如果这个决定真的符合广大通钢员工的利益、无泄可击,那么,它如何一经公布便成了重磅炸弹,活活要了一个人的性命!如果这个决定是正确合理的,那么也断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而匆匆流产。

 

悉,21日中午,吉林省政府负责工业的副省长和吉林省国资委主任一行邀通化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凤成共进午餐,不料,摆的却是“鸿门宴”。

当安凤成被通知由建龙重组通钢并控股经营时,安当即表示反对,称:自己做不了主,得开会与班子成员研究之后再说。省领导表示:不用研究了,现在也不是要听你的意见,更不是与你商量,而是通知你结果。

安当即以辞职表示抗议,并摔碎酒杯,拂袖而去。这件事说明,建龙重组并控股通钢,是在通钢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哪怕是一把手老大。当国资委决定一个企业命运的时候,既没给话语权,更没给参与决策权,甚至连起码的事先的知情权都被剥夺了!

通钢是股份有限公司,通钢职工自上而下或多或少都握着通钢的股份,是通钢真正的主人。那么,当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候,他们自己为什么没有发言权?召开股东大会了吗?倾听职代会的意见了吗?连决策层领导都一无所知,在这样情况下一个决定就能出台?荒唐啊!

 

发生这样的血案令人痛心和遗憾,却更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反思并引以为鉴。

据说这个叫陈国君的建龙打工仔第一次挨打时并没有多重,他们只用拳脚,因为工人们当时还比较清醒,人群中有人喊“注意,不要出了人命!”由于有关部门迟迟不予明确答复,最后暴怒的人们把大门刨开了,把每个防盗门刨开了,把玻璃砸碎了,最后将躲在工具箱里的陈翻出来进行再次暴打,且拳脚变成了棍棒。

陈被打倒人事不省之后,若有关部门及时反思收回成命,宣布建龙放弃重组通钢且永不参与通钢重组,我想陈的命还是可以保住的。遗憾的是他们让通钢集团党委书记向示威者喊话:“暂缓实施”。工人觉得这是糊弄人的缓兵之计,于是他们再次把愤怒发泄给已经奄奄一息的陈国君。人们围着他唾弃和谩骂。就像是对着要掠夺他们家园的强盗。当时救护车就停在二号门外,省市领导、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防暴警就在几百米之外,但工人们势头太猛,他们不敢冒然行动。

据了解,当时受到威胁的还有二十多名通钢员工,其中有8位通钢副处级以上领导。如果门被砸开,他们同样都面临危险。因为示威者中有些人后来已丧失理智,不分通钢人还是建龙人,见了出手就打,他们认为关起大门就是掩护了陈,找不到陈,最后找不到陈,他们会把愤怒转移是必然的。不少通钢人也挨了打,保卫部长被打掉两颗门牙,打断下额骨。另外受伤的通钢人还有若干,事发地焦化厂厂长也挨了打,手机被当场砸碎。在里面的女工都吓得脸色煞白,几近休克。当时情况的严峻可见一斑。

此时,有人得到消息说,建龙的老板张志祥和新任通钢集团总经理李明东就在通钢宾馆某房间,便悄悄向那里聚拢。张、李意识到势态不妙,马上让武警官兵护送去了通化市宾馆。其实此时,他们若宣布彻底退出,完全可以平息众怒,陈国君仍有有生还的希望,不会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一个本就漏洞百出的决定的流产,殉葬的却是一条鲜活的生命。陈毙命的地方正是通钢最早的办公楼。陈国君去了,建龙撤了,通钢重生了。然而,这个胜利在某种程度上分明已染上了血腥。在我眼前是一片无限扩散漫延开来的鲜红的血,那样触目惊心、撼人魂魄。

一个决定,一条人命,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痛何如哉啊!

谁是杀死陈的真凶?谁应当对陈国君之死负主要责任?有关部门的决策者难道不应当扪心自问,好好反省反省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