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牺牲不应该被忽略
(2008-06-25 01:47:09)
标签:
爱在中国行抗震救灾牺牲官兵知多少钟雪灵杂谈 |
雪灵视角
同样的生命,他们的死更加壮美
钟雪灵/文
编者按 自从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遇难人数每日播报,但在抗震救灾中伤亡的人数却始终是个谜.有报道称:官方曾宣布说,抗震救灾的官兵无一死亡.大家都知道,牺牲一定是有的,只是确切多少不知道而已.作为共和国的一名军人,关键时刻,慷慨赴死、舍已救人,这是一种壮美,难道牺牲了是一种耻辱吗?要这样青天白日下撒谎。真的令人匪夷所思。雪灵认为.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生命是别无选择、在劫难逃,我们为他们感到悲伤和遗憾,而那些在抗震救灾中牺牲的生命,他们是为救他人而慷慨赴死,才是真正的伟大和壮怀激烈,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他们死得更有尊严。
好在媒体对灾区群众的伤亡人数做到了公开透明,随时播报。这让数百万灾民在无情的地震带来的创痛中看到了希望,并感觉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涓涓爱流、汇成江海,我们庆幸,我们生长在一个人心向善、古道热肠的民族,我们更庆幸,我们身后屹立着一个伟大的祖国!
然而,有一件事,我却始终耿耿于怀,应当说耿耿于怀的远不止我一个或者几个人,而是相当的中国人!那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抗震抢险人员的伤亡数我们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是不提?即使在新闻发布会上,多次有记者明确提问时,也被“绕开”了?!
我认为这实在太不应该——同样的生命,一样应当被珍视和尊重,甚至我觉得那些在抢险救灾中牺牲了的生命,比大灾中的死难者应当更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敬仰,因为前者是自然灾害,是在劫难逃、别无选择,而后者却是为了拯救他人的生命而慷慨赴死!所以,他们的牺牲应当说才是真正的壮怀激烈和伟大,就像那些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本来有希望自己逃生,却将生的希望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别人的孩子的老师和母亲一样。
应当说,自从汶川地震发生以来,我已记不得自己到底流了多少眼泪,那是因为感动和心痛。是的,记忆中,这是我被感动和震撼的频率最高的一次。我敢说,这是史无前例的中国人群体的感动和震撼。多久了,我们已见不到这种万众一心、慷慨激昂的场面了;多久了,我们已见不到这种大爱大善与大美的集中展现!
无数次,我看到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在恶劣而高危的环境中救人,在随时可能再度瘫塌的废墟的缝隙中苦苦找寻着生命的迹象!没有现代的工具,他们有时为了避免埋在下面的人受伤,就用手挖,手被磨破了、指甲磨掉了,他们仍然不停地挖,仿佛他们是没有疼痛感的机器人。然而,谁不知道,十指连心啊!那些战士大多都在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在家中都是独生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心头肉啊!最初那些日子,连食品和饮用水都供给不足,一连三四十个小时不能休息,实在困了就躺在地上或坐在地上相互依偎着打个盹儿,而他们的伤亡却至今不报,仍是个谜!
我被抗震救灾现场许多画面所震撼和感染,然而却有这样一张照片让我在震撼之余欲哭无泪。这是我在搜索抗震救灾中伤亡人数时,从网上搜集到的一张照片,在这张照片上,我看到四个(另外还有没照全的)牺牲的战士,活着时风纪严格的他们穿着军装,却衣衫不整、毫无规则地躺在地上,是那样寂寞而凄冷。他们裸露在外的胳膊上、小腿上、肚皮上似乎都带着擦伤,尤其是他们的手,明显带着泥土和尘埃,他们分明用手做过挖掘机!他们是累死的还是在救人时发生了第二次垮塌?
他们是谁家的孩子?是谁的丈夫或准丈夫?也许他们还没有处过对象,不知道恋爱的滋味?如果他们的父母恋人看到这个场面,还不当场心碎晕死过去啊!想着他们舍生忘死地救人,也许临死前已有几十个小时没能休息一下,甚至也许已几顿没吃没喝了,也许……
军人所受的苦难正是为了我们的人民少受苦难,我知道那是特定时刻的一种无奈,可是我的心结就是打不开。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也关注着我们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的伤亡情况。他们的牺牲是对生者的一种激励,那些被拯救的生命应当对冒死相救的人心怀感恩、永志不忘,后来者也会以他们为榜样。继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所以我们应当让他们死得“光明正大”、死得更有尊严!否则,会寒了生者的心。
另:关于地震,可以写的文章本来还有许多,我也拟定了一批标题,可是现在,我突然不想写了。至少暂时,我不想再浸淫在这样的氛围里了。从明天起,我要恢复写我柔软的文章。把我诗化的“暧昧”继续传递给我爱也爱我的人们。我希望我的朋友们都能安好。这个夏天普遍低温,也许这场灾难中那么多悲剧的发生,令人们感到心冷,只是心中的冷,也会给大自然降温吗?还是天解人意?我无从知道。